今年以来,宿迁市宿豫区紧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主动履职、靠前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惠民、惠企取得显著成效。
找准服务需求,提升精准度。结合供给侧改革,成立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培训、法律顾问、诉讼代理等?“贴身式”综合法律服务,截止目前,已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运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80余条。结合企业结构调整,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发挥惠企功能,共开展“法律体检”64次,出具法律意见书75份,举办各类法律讲座94场。结合“三进三帮”,有针对性开展律师“诚心利民”、公证“暖心便民”、法援“爱心护民”?三大行动,实现法律服务群众“零距离”。结合法律顾问制度,主动参与重要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重大项目合同签订等活动20余次。
推出便民举措,提升满意度。针对农民工工伤、讨薪等劳动、劳务类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当日指派援助律师。截至目前,已受理农民工讨薪(5人以上)案件19?起,涉及人数?261?人,工伤(含雇佣人损)案件?8起,涉及人数?8人。制定8项公证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即推行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公证服务承诺制、窗口服务监督制、岗位责任公开制、公证书邮寄服务制、公证员“挂钩联系”定点服务制等,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质效。1—10月份,全区共办理各类公证案件2145件,同比上升了74.8%。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高效度。建立区、乡、村三级“法润民生”微信群,形成“一村一顾问一微信群”的村(社区)法律服务新模式。截止目前,?共计建成“法润民生”微信群140个,已发布普法微博1300余条,微信群成员达3000余人。探索推行矛盾纠纷排查“格长制”,以自然村或相对集中居住区域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10-15户为单位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格长,明确格长做到“会预防、会排查、会宣传、会调解、会制作调解文书”,确保社会矛盾纠纷“不出村、不上交”。1—10月份,格长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00余件,调处成功率为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