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南通公安“数据督察”精确提效能
2017-09-15 11:44: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南通市公安局研发的大数据网上督察平台, 有效增强了督察工作的精确性、主动性和时效性,南通公安工作运行质态正悄然发生变化。预知预警、防控风险、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四个能力”进一步提升。 

  破解“数据孤岛” 搭建督察数据“蓄水池” 

  目前,督察专题数据库有22亿余条数据。以大数据警务云为支撑,网上督察专业队、基层督察民警、兼职督察员被赋予不同权限,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大督察格局。 

  2013年起,南通市公安局充分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打造全局共享的警务数据中心,构建“南通警务云”。经过几年来的积累,整合了56138亿余条数据,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孤岛”联成了“大陆”。督察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对警情、执法、投诉、违纪等23类数据逐一规范标记,汇聚形成关联共享的标签化督察专题数据库。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技术,南通公安集中搭建了145个大数据网上督察模型,精准筛选、直观展示问题数据类型及涉及单位,科学辅助督察部门确定督察重点内容、重点案件和重点地区,提高督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110社会联动机制规范落实,他们优化设置了警情检索模型,通过自动检索比对,对未按规定分流处理的非警务类警情进行预警、提醒,督促指挥中心合理分流,有效减轻基层接处警负担。据统计,今年上半年,110报警台指令基层所队出警处置警情同比下降6.6%,分流至政府“12345”和社会联动单位处置警情同比上升15.2% 

  聚焦三个关键环节 实现督察精准制导 

  今年4月,南通市公安局督察部门针对基层派出所赌博机警情处置不力的举报,设置了同一游艺场所多次报警未立案查处的比对模型,并依据结果对8家场所开展暗访,最终会同治安部门查处赌博类刑事、行政案件12起,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15人、违法单位3家。此事在基层引起强烈反响,类似举报投诉基本绝迹。 

  在大数据网上督察平台应用中,该局聚焦“民意诉求、规范执法、队伍管理”三个关键环节,针对群众举报投诉的热点、执法突出问题以及队伍监督管理的难点,科学设置分析模型,深度开展综合研判,实现督察要素的精确投放,让督察实战耳聪目明,成为公安机关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感知器”和警务运行质态的“扫描仪”。 

  大数据网上督察平台对警综平台中不同用户角色的操作行为进行标签化管理,自动检索、实时预警偏离正常使用轨迹的情况,从而发现执法“越线”行为。 

  大数据网上督察平台的应用,拓展了队伍管理的视角。督察部门围绕八小时外本地住宿、工作时间网吧上网、非工作需要出入娱乐场所等情形,分别设计了监测模型,并赋予相应分值,结合日常督察、投诉核查、违纪处理、交通违法、纠纷调处和问题数据,形成民警积分电子档案,积分高的自动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推送分管领导和政工纪检部门。今年上半年,对1797名民警进行了计分,对其中324名民警的主管领导推送了提醒短信。 

  健全三大机制 助推网上督察常态化 

  推送疑似问题2445条,按期整改率达98%96类疑似问题数据呈明显下降趋势——这是南通公安大数据网上督察平台今年上半年成绩单。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精准预警、趋势预测、智能预防等方面的实战效能,南通市公安局建立了“事前预警、个案查纠和趋势分析”三大机制,实现网上督察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在事前预警方面,利用大数据网上督察平台对相关数据资源的自动实时比对功能,疑似问题直接推送给相关民警和所属单位,防止工作“带病”运行;在个案查纠方面,督察部门每月梳理现场督察、业务通报和群众诉求等线下数据,归纳确定队伍管理和执法工作现状,整理出问题数据清单,由督察民警带着问题开展精准督察,形成“网上查找问题、现场查证问题”的联动工作机制;在趋势分析方面,督察部门对接处警、基础工作、执法办案、涉案财物等方面,建立执法质量、效能监测、警务计分、数据采集等模型,设定了连续上升、连续下降、振幅超10%以上等指标,结合历史同比、周边同期等数据进行预测,宏观判断发展趋势,针对性提出督察建议,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