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海安矛盾多元化解让纠纷走不出“一公里”
2017-09-10 10:12: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海安矛盾多元化解让纠纷走不出“一公里” 

  “这是我们新聘任的村居专职调解员,她叫张冬梅。”对于海安县白甸镇调处中心主任梅海的介绍,白甸镇专职调解员们很高兴。原来,张冬梅以前为了土地流转反复来找,后来经过调解普法,纠纷不仅得到圆满解决, 张冬梅还主动加入平安法治志愿者,帮助群众化解矛盾,成为白甸镇村民远近闻名的“老舅妈”。 

  近年来,海安县有效整合各类调解资源,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综治中心搭台、调处中心牵头,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公调、诉调、检调、访调、援调五大对接运行、专业调处支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把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控制在初始、化解在萌芽,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行政调解的职能作用,司法调解的权威作用以及仲裁的准司法作用。 

  政法部门源头化解矛盾 

  为有效破解交通纠纷类警情不断增加的难题,海安积极打造公安受理、民事调解、工伤认定、司法鉴定、法庭审理、法律服务、保险理赔和社会救助等八位一体的联动快处新机制,成效明显。201748,海安高新区陈大爷驾驶电动三轮车与货车司机发生碰撞,后医治无效死亡。421日,陈某的儿子在援助律师、人民调解员的陪同下,来到快处中心。经过协商调解,纠纷化解。 

  2012年,县调处中心、司法局针对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纠纷多发实际,先后建立涉亲情乡情纠纷“村居先调”、 “庭所共建”等平台。片区法官、司法行政干部、民调主任、专职调解员之间取长补短,集中排查化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368件,既“分流”了大量要求通过诉讼解决的矛盾纠纷 ,节约了司法成本和当事人诉讼费用,又有力提升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海安县检察院把检调对接作为参与矛盾化解的重要路径, 创新形成了检调对接“531”模式。所谓检调对接“531”,就是检察院与公安、法院、司法、调处中心和区镇党委政府“五联动”,对轻微刑事案件和解的受理范围、政策界限、执法尺度“三统一”,通过“元林调解法”因案施策、快速办理。三年来,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协议履行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100%,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仅能够有效配置各类纠纷解决资源,也有利于增强纠纷解决的公平和效率。”海安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徐向东说,“在处理矛盾纠纷的每个环节,海安政法各部门按照调解优先原则,以高效、快捷、平和的方式解决纷争,从源头维护了社会稳定,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专业力量联动合力攻坚 

  前几年,因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传统工业资不抵债,不少工人就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和赔偿金等问题引发一系列矛盾纠纷。海安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接到案件后,立即启动人民调解、劳动裁决、劳动监察、法律援助、法院审判、检察监督“六方联动”调处机制,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这起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 

  像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这样的专业性、行业性的调解组织,海安已建立16个,涵盖了教育、医疗卫生、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土地流转、物业管理、征地拆迁等方面。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通过调解释放了活力与能量,缓冲和解决了大量社会矛盾。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海安县调处中心副主任程华波说,广泛发动群众与社会力量参与调解,走多元融合之路,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精髓。通过树立群众的矛盾由群众先解决的理念,积极壮大老舅妈、夕阳红、海上调解小分队等调解志愿者队伍,将矛盾排查调处的触角延伸到网格最前沿,延伸到海上和船上。引导综治协会、保险协会、心理协会、平安法治志愿者联盟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化解群众间的矛盾纠纷。 

  在海安, 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平安法治志愿者参与赡养协议签订、政策宣传、矛盾化解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全县108名退休老法官、238名老舅妈、6068名网格员,先后参与排查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等纠纷上万件。与此同时, 建立由司法行政、法院系统选调的45名调解专家组成的“调解人才库”、 8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成“调解行风监督员”,引入律师作为第三方参与调解,实现各类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处理得好 

  聚力创新夯实稳定根基 

  家住海安城东镇爱凌村的姜老太生有两个女儿20167月,因为老家城镇化开发土地价值大幅增加,小女儿回到娘家提出要与姐姐同等享受土地收益,姐妹俩产生了纠纷,小女儿一气之下决定到法庭起诉姐姐。县法院受理后,立即启动“212”诉调对接机制。片区法官首先与当事人沟通告知法庭只能解决当事人关于土地权益的诉请,彻底解决复杂的家庭纠纷和修复姐妹俩破裂的亲情,需要当事人通过调解来协商解决在法官的沟通下,法官、民调主任和专职调解员组成的“212”调解组反复调解,姐妹俩达成调解协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海安县调处中心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过程中,始终把创新作为工作的主题。除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互联互通、合力联动外,“专业调解指导员”、“现场调解指导观摩”“互联网+调解”等多样的调解方式,形成了立体化工作平台,打出了一套矛盾多元化解的“组合拳”。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调解工作效能,近日,海安县综治委创新建立区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321+N”。所谓“321+N”体系即“三所两办一庭,加上安监、人社、环保、卫生、建设等N个职能部门”,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所三所联动,综治办、信访办两办协调推进,法庭与“三所两办”的互动联系,对“三所两办”及各部门、各村居提供法律指导。通过整合政法专业力量、行政部门力量和社会力量资源,抓好分类分级调处工程和疑难复杂纠纷攻坚两项工程,确保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各项措施落实到最基层,实现区镇无群体性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越级上访事件工作目标,提升人民群众对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的满意度。 

  海安县调处中心主任刘太法说:“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创造相结合,调动多方资源,畅通矛盾纠纷主体多元、手段多元、方式多元路径,打造矛盾排查化解15分钟“服务圈”,真正让矛盾纠纷走不出“一公里”。”今年 1-8月份,县镇村三级调解组织共排查调解3970件,防止民转刑案件26件,防止越级上访1768人,防止群体性事件31310人。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