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皋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交通管理创新成果展示项目。该中心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各进驻部门打破藩篱,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实现“一门对外、一院办结”
如皋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服务中心充分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新车上牌业务用时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至1小时。该局将涉及交通管理的事项全部纳入事故处理综合服务中心办理,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多部门奔波、费时耗力、效率不高等问题。
该中心设立车驾管服务席位28个、国税席位4个以及事故处理、保险、法律援助、诉讼受理、纠纷调解、事故救助基金席位各1个,落实党员现场导办,设置叫号系统,设置叫号系统,实现有序分流,车驾管业务与交通违法处理实现“一窗式”办理。中心成立以来,共办理车驾管业务6.7万余起,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7.5万余起。
如皋市公安局还搭建了“如皋交警”微信平台,公开车驾管、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办理流程,提供律师、法官在线答疑解惑服务,推出“驾考一点通”网上自主约考、自助考试系统,打造交管业务“一键通”服务平台,实现“一网覆盖”。
非法中介、“黄牛”一直是困扰交通管理服务的顽疾。中心利用多渠道公开执法依据、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和收费标准,强化日常巡查,运用人脸识别、wifi抓取等技术手段,有效挤压非法中介代办、不法代理的生存空间。
人员统筹服务联动一体化
如皋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服务中心建成以后,交警部门车管、事故、法制等职能科室共43名民警、72名辅警整建制全面进驻中心。同时在全局遴选具有心理咨询、法律、事故处理等专业知识的民警,充实到交警大队事故科,并确定为“后备干部培训基地”。
如皋市法院在中心专门成立交通事故专业法庭,中心成立以来,共立案受理诉讼238起、调解结案183起、开庭审结28起。司法局组建交通事故纠纷调解中心,保险公司、事故救助基金工作人员也在中心驻点办公。国税局在“新车查验区”设立服务点, 群众可同步办理新车查验和车辆购置税缴纳业务。
在中心设立的视频调解室里,当事人可通过“一键点调”系统直接与中心交警、法官、律师直接视频对话,为群众提供可视化远程服务。
开辟“绿色通道”快处快赔机制
如皋公安与医院、事故救助基金、法律援助成立“1+3”联动机制,在县级医院开辟伤者救治“绿色通道”,社会救助基金第一时间垫付救治费用,法律援助机构协助当事人自主选择法律援助。
交通事故处理推行“1+4+N四联”工作机制,即交警牵头,联合法院、司法局、保险公司、事故救助基金4部门共同发力。医院、法律援助、民政、村(居)委会等多单位协助,实现救助联动、纠纷联调、理赔联办、诉讼联审,诉讼受理由原来往返一整天缩短为40分钟。事故后续理赔,保险与公安、法院、纠纷调解、银行成立“1+4”快赔机制。保险公司负责,公安、法院、纠纷调处窗口监督,对赔付总额3000元以上的事故理赔,启动7日内到位快赔程序,银行在完成理赔后7日内将赔款汇入指定帐户。
中心对外服务以来,共处理轻微交通事故3873起,人伤交通事故422起,联动调处事故赔偿纠纷452起,交通事故专业法庭受理案件549起,保险公司快赔297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