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一座历史文化之城,虞姬故里名垂千秋,素有花香之县的美称。大沂河从康西年间流淌至今,繁华一方;人杰地灵,人民朴实勤劳,粮食连年丰产,被誉为“苏北粮仓”;沭阳,一座平安和谐之城,“天眼地网”守护平安,“群防群治”严保平安,“夯实阵地”深化平安,“强化创新”提升平安。这里平安有序,人心思进,处处洋溢着快速发展的气息;这里平安建设花红果硕,流芳滴翠,幸福与和谐之歌唱响花乡大地……。
“天眼地网”守护平安
近几年来,沭阳县将农村技防建设纳入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6年投入资金3100万元,安装高清监控摄像机1600多台,将25个乡镇技防建设推荐市综治办考核。对全县不足市考核标准部分的农村社会面监控建设任务,通过县政府批准纳入2017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进一步推进到位,确保建成一个,规范达标一个。在出入县际的周界道路上、贯穿中心乡镇道路上,布建了四道电子防控网,共安装高清摄像机近1200台,实现了车辆在城区道路每一公里、农村道路每10公里就抓拍一次的监控目标。此外,县综治办会同公安部门还督促出入城区要道处、城区主次干道交叉路口、210家重点单位、762处要害部位逐一落实主管部门牵头责任、建设单位主体责任、派出所督促指导责任,安装9924个监控探头,接入县110指挥中心平台,治安卡口、警务查报站技防建设达标率达到100%。
“群防群治”严保平安
该县在各村(居)成立了义务巡防组织,在全县各个村民小组每十户组建了一个联防组,在一个联防组中选出一名户长,以户长为核心,组织毗邻住户负责看家护院巡防、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法规宣传等日常工作,在全县形成了以“十户联防”为基础单位的治安防范网格。不仅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了矛盾,也从根本上消除了因警力不足造成的管理缺位和盲区、漏洞现象。白天,各乡镇、产业集聚区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和繁华街区采取徒步巡逻方式,提高群众见警率、见巡率。晚间以派出所采用警车与视频监控对接等形式进行巡逻,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巡逻。为确保乡村两级巡逻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该县乡镇巡逻队与各行政村巡逻队实行相互监督巡逻方式,每晚碰头对接,相互签字确认,同时充分利用各乡镇视频监控平台对各村巡逻情况进行督导。各乡镇在每日晨会上通报夜晚巡逻情况,每周出一期巡逻通报,表扬先进村、鞭策落后村。县综治办每日将各乡镇上传至县平安建设工作微信群的巡逻图片进行汇总统计,同时采取实地暗访和在公安局视频监控中心视频查岗的方式对各乡镇巡逻情况进行督导督查,及时将督导情况通报全县,作为日常工作加减分依据。章集街道新街老教师吴宜连,只要是邻居间发生矛盾纠纷他都主动上门调处。看到陌生人收破烂,修电器、派卖东西,他都跟踪尾随,深受群众夸赞。
“夯实阵地”深化平安
去年,根据省综治办下发的《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等级管理暂行办法》,该县综治办在充分领会评级考核办法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措施强力推进。一是选树先进典型。经多次调研,确定选树贤官镇、颜集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试点,培养两个不同形式的乡镇综治中心建设典型,去年9月8日,组织全县各乡镇主要领导和政法工作分管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观摩,面向全县推广。二是实施“六个统一”。即:“统一综治标识、统一外部标牌、统一内部形象、统一接待窗口设置、统一办公功能区、统一内部管理制度。”实施“六个统一”的做法,得到了市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三是督促规范推进。县综治办成立五个督导组,从去年9月13日开始,深入各乡镇(街道),指导督查现场会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与各乡镇共同商讨研究综治中心建设方案,加快工作进度,保障了各乡镇在10月底前完成综治中心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经县委、县政府研究把原党校大楼作为县综治中心使用,目前装修工程正在进行,七月底可以完成装修,投入试运行。
“强化创新”提升平安
综治中心阵地建起来了,如何进行规范化运行?沭阳县委政法委经过多次外出“取经”,探索创新,推行“六联”工作机制,探索出县乡综治中心运行新模式。
(一)阵地联合。把乡镇、街道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矛调中心整合为一体,组建综治中心,实行联合办公。按照“主体不变、职能不变、工作联动、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开展工作。为激发工作活力,综治中心统一建立了工作签到、请销假、各室和各业务岗位月考评排序、季点评通报、半年表彰奖惩制度,增强了工作的向心力,树立综治干部在中心工作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县综治中心将公检法司、信访、综治办、维稳办、国安办、610办、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涉法涉诉联合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整合进驻在一个办公区,各配置相应的办公室,整合办公设备,各自明确工作职责,使各方面的力量由“五个指头”握成“一个拳头”,使解决问题方式从“单科门诊”升级成“专家门诊”,使综治、司法、信访等项工作从“单兵作战”发展到“集团军作战”,使群众踏进中心门,就能找到人,不用跑空腿,就把事办成。
(二)流程联通。县乡综治中心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实行统一登记受理,根据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一般性的矛盾由人民调解承接,行业性问题由专职部门对接,进行分流、承办。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完结的案件,终结单报中心办公室备案。
(三)矛盾联调。对排查出和直接到乡镇、街道要求调处的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在实行统一受理、分流、协调督办、归档的情况下,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对涉及多部门处理的问题,实行联合会办;对上级部门所交办的信访案件实行专办;对“中心”一时难以处理的问题,迅速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会诊”,努力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处理,给上访者一个满意回答。
(四)机制联勤。综治中心统一调配综治成员单位的力量,落实值班备勤,统一纳入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工作体系。一旦发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妥善予以处置。对综治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暗访,特别是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进行日常性全程跟踪督查,建立工作台帐,反馈结果,明确整改内容,分部门进行跟踪督查,整改结果统一汇集存档。
(五)平安联创。围绕平安创建总体目标,整合各方面力量,广泛组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家庭、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交通等一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无毒村(居)”、“无邪教村(居)”等创建活动,丰富创建内涵,提高创建实效。
(六)制度联建。一是建立议事制度。每月综治办召开一次综治中心各部门(组织)工作人员会议,汇报工作情况,研究与布置下一步工作。二是建立例会制度。每月综治中心召开一次由各部门(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例会,对不安定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制定相应工作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建立通报制度。每季度由综治办负责,对综治工作中心各部门(组织)开展工作情况进行通报,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四是建立考核制度。由综治办负责,以综治委名义,与综治中心各部门(组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根据登记交办落实情况,上级信访案件交办情况、出勤情况、如实记录,每半年对综治中心各部门(组织)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年底对目标管理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励。五是建立督查督办制度。由综治办组建一个督查小组,对综治中心各部门组织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因调处不当等原因造成矛盾激化的,引发越级上访群体性案件的,平时表现欠佳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责任追究,释放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进一步发挥综治中心的特色作用。
今年上半年,全县乡镇综治中心共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纠纷2127件,接待群众近4000人次,召开疑难问题会办会28次,召开社会治安分析研判会230次,各基层召开表彰会40次,下发涉法涉诉信访救助资金45万元,基层综治中心运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沭阳县委政法委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更大的雄心壮志、敢于争先的勇气,创新发展的魄力,从更广视角、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化平安沭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