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宿迁市沭阳县积极拓宽创建省“法治示范”宣传教育渠道,立足“三个坚持”打造法治文化精品,使法治文化传递出“好声音”,营造出一番崇德向善、遵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坚持用法治文化占领城乡宣传教育阵地。在城区建陵公园、沭河公园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两个法治文化公园。公园内有法治宣传栏、标语、横幅、诗歌漫画、法治典故、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成为亮丽的法治文化风景区。在全县40个乡镇场[新城、街道] ,建设了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小公园、法治文化一面墙、法治文化长廊;在474个行政村(居)、200多个小区,设置了法治文化宣传栏、法治文化大院,法治文化图书室、法治文化亮点小区,法治文化标语横幅星罗棋布,法治文化建设蔚然成风。
二、坚持以法治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为提高法治文化建设在农村、企业的影响力,通过以生动鲜活的案例、漫画、歌谣、警句,普及法律常识,警示违法行为,倡导法治理念,为新农村建设助力护航。该县政法各部门,积极搭建企业、学校学法平台,开展向企业送法活动。以安全生产、诚信经营、维护工人合法权益为内容,定期组织企业家进行法律培训讲座,加强信息交流,提升企业家的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和对新形势、新情况的快速反应能力。 组织各乡镇法制副校长深入中小学校,通过上法治课、印发安全防范手册、消防、禁毒知识讲解、张贴画图等形式,及时向在校师生通报社会治安形势和校园发案规律特点,宣讲安全知识要领,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防盗、防抡、防侵害、防火、远离毒品等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增强师生法治意识、提高其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
三、坚持以“草根明星”搭台唱戏。该县政法委深深认识到:“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写进群众的心里。只有人心思法、人心思治,才能形成推动法治进步的强大力量”。于是,该县政法委要求各乡镇场、街道把能歌善舞的人才组织起来,成立平安法治文艺宣传队。他们脚沾泥土,走街串巷,用方言俗语,以快板、淮海戏、淮海锣鼓、洋琴、小品、表演唱等多种形式质朴表演,活跃在乡村文化各个舞台,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如张圩乡的《送法小花船》、北丁集乡的《学法跳驴戏》、沭城镇的《普法表演唱》等。由于这些“文化大餐”接地气、符合群众的胃口,也牢牢抓住了父老乡亲的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