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宿迁市沭阳县委政法委以构筑平安建设“防护墙”, 架设平安建设“连心桥”,用好平安建设“顺风耳”为抓手,全力织密一张社会平安大网,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沭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夯实基础,构筑平安建设“防护墙”。该委坚持“立足引导、多元化参与、以群众为主体”的平安建设方针,在全县建立了乡、镇(街道)、村(居)平安建设理事会。在治安防控方面,以乡镇巡防中队巡控为主,以村义务巡防组织为抓手,根据乡情、村情和发案情况开展叠加式巡逻,采取车巡、步巡与电动车巡逻相互补充、屯警街面的“网格化”动态巡防体系,不断挤压侵财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强化保障,架设平安建设“连心桥”。在深化组织社会治理网络化建设工作中,该委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建立健全了全县各村、(居)、机关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组织,织牢群众工作网底。注重发动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治安积极分子等“五老”政策法规水平高、联系群众密切、人生阅历丰富、熟知乡风乡俗以及社会资源、人脉资源、亲情资源的优势,在各村选出5-8人组成“五老”义务调解队伍参与调解工作,力促第一时间发现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性、潜伏性问题,并及时对症下药,妥善调处,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使全县90%的矛盾纠纷在村一级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家庭琐事不出户、矛盾纠纷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的矛盾纠纷特点,先后在征地拆迁、交通事故、医患关系、土地权属、劳动争议等领域,建设行业性和专业性的矛盾纠纷调处组织10多个,着力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有序衔接,推动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该县公、检、法、司分管领导在县涉法涉诉信访大厅带头接访约访、把脉开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每天有一名领导在本镇综治中心接待群众,使群众见到想见的人,诉说想说的事,少跑“冤枉路”,吃上“定心丸”。
创新服务,用好平安建设“顺风耳”。“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该委通过召开宣传发动会,组建起万人规模的平安义工队伍,覆盖出租车司机、送奶工、送气工、环卫工、快递员、校企保安等行业,他们时刻保持警惕性,穿行在街头巷尾,忙碌在白天黑夜,活跃在各行各业,协助警方开展治安巡逻、调解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提供违法犯罪线索等,在社会间织起了一张平安大网,让平安驻守沭阳城乡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