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宿迁市沭阳县委政法委为进一步践行“两学一做”要求,采取“四个必须”的措施,大力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架起了干群“连心桥”,有效维护了辖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建设的蓬勃发展。
一、架起“连心桥”必须开展政法干警“大走访”活动。该委针对天气寒冷,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多,在年终前社会矛盾多的实际情况,动员全县政法干警开展“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确保走访活动不流于形式,该委要求走访人员结合本县实际,广泛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为民方针政策,宣传县委、县政府近几年来带领全县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巨变、社会治安稳定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带头走访困难户、问题户,要和群众促膝谈心,拉家常、说知心话、说实话,以真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真情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化解群众与党员干部的隔阂和矛盾,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求走访人员要踊跃到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去,敢于面对矛盾,善于化解矛盾,维护一方稳定,让群众把更多精力用在发展经济上。
通过走访,已征求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平安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7条,累计走访群众1300多人,给困难户送慰问金达1万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0多起,大走访赢得了民心,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农村基层更加稳定,群众发展经济的劲头更加足实。
二、架起“连心桥”必须选准服务载体。一是广泛动员县直各个综治、法治成员单位到所挂钓乡镇、村开展“送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二是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到扶贫村开展调研,帮助扶贫村疏理村级经济发展规划,落实精准脱贫帮扶措施,促使贫困村早日脱贫。三是积极开展争当“三大员”活动。分期分批组织政法干部深入农村驻村蹲点,干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当好发展产业、做帮助群众致富的信息员,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员,科技兴农、推广农业的技术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三、架起“连心桥”必须塑好干部形象。当前,群众最怨干部不依法办事、工作简单粗暴、官僚主义作风和搞形式主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该委加强教育培训,组织人员参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让全委人员从思想和心灵上受到震撼教育。把“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从严管好手中权”作为严守律己,永葆廉洁本色的抓手,自觉树好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形象,进一步提高政法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四、架起“连心桥”必须真“连心”。一是推行“干群连心日”制度。该委为进一步抓好结对帮扶工作,规定每月底集体到帮扶村“探亲”一次。召开部分群众座谈会,了解包扶村经济发展、社会治安防范、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情况;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帮助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所包村社会稳定;广泛走访农户,与村民谈家事、拉家常,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困难户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自去年以来,该委先后给桑墟镇条河村、桑南村、刘集镇南长庄村、西圩乡前车村有关困难户送慰问金达3万多元。二是记实“干群连心事”日记。为掌握帮扶对象家情况和一对一帮扶落实进度,该委党支部要求所帮人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用笔、用心、用真情记录好“民情日记”,记录好群众反映诉求及解决过程和结果。该委常务副书记、县综治办主任李丙楷带头写“三解三促”驻村调研日记,给大家带了好头。三是留下“干群连心话”号码。要求下基层人员把自己的姓名、工作职务、连系方式记录在连系户家显眼处,让群众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办理、有什么问题需要反映、有什么烦心事需要倾诉,可随时随地拨通走访干部电话,反映问题,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