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沭阳警方的执法培训“精准”模式
2016-11-18 14:02: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今年来,宿迁市沭阳县公安局始终坚持将高效的执法培训作为提升执法主体素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通过对执法主体的科学分层、对执法需求的准确把脉、对培训方式的多维延展,实施“精准”执法培训,全面改变“大一统”、“填鸭式”的粗放执法培训方式,以实实在在的措施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在今年一、二季度执法检查中位居全市第一,执法资格等级考试中、高级通过率为85.6%15.1%,位居全市、全省前列。 

  立足队伍实际,分类组织实施,变“共同学”为“差异学” 

  根据民警执法角色、水平的不同,细分不同类别,实施差别化培训。 

  “领导干部”学法引领。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搭建党委中心组定期学法、中层干部上讲坛活动、所队长会议等学法载体,建立局领导值班坐堂听案制、基层所队通案签字制、所队长办案考核制,促进领导带头学法、用法。今年来,组织党委中心组学法3次,32名中层干部参加上讲坛活动,所队长办案占办案总数18%,有效提升领导干部法律素养,引领全警学法、用法水平。 

  “薄弱环节”重点关注。建立新警入警法律知识培训一周、工作三年以内民警每年轮训两天、五十岁以上一线民警每年轮训一天和执法考评末位民警法制部门常态跟班等制度,对需要提升法律素质的“重点”群体民警加大培训力度,补齐执法“短板”。今年以来,已完成58名新警、216名工作三年以内民警、12250岁以上一线民警法律知识培训,第一、第二季度执法考评后3名民警在法制部门跟班一周。 

   “一线民警”全面提升。将派出所、交警中队执法一线民警全部纳入执法办案积分考核制、主办侦查员制、学法奖惩制范畴,促进一线民警在用中学法、在考中学法。开展法律知识考试、执法规范化征文、执法办案模拟、法治建设演讲、法律知识现场问答五项竞赛,着力提高一线民警法律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目前,法律知识考试、执法规范化征文已经完成,其他竞赛项目正在组织实施。 

  把脉基层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按照实际工作需求,精心组织培训内容,激发学习兴奋点,实现“共鸣”,推动“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突出对“疑难”执法问题的培训。通过案件审核、日常执法监督发现基层执法中常见多发的难点、热点问题,发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复议委员会、法律顾问委员会的作用,及时组织专案剖析,依托市局执法点评台,通过法制部门骨干、邀请法律专家授课等方式,提升民警解决疑难执法问题的水平。今年以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4次专题会议,对15个重点疑难执法问题举行研究、剖析,并组织4场培训会,一线民警覆盖率100% 

  突出对“民商法”知识的培训。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商业活动的普遍化,民商法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公安执法活动中,民商法涉及的执法问题份额权重逐步加大,而民警对民商法的理解、认识较少,给执法问题带来了难题,为此县局先后邀请县法院民庭、行政庭及市法院相关专家先后组织全体民警进行了3场专题互动培训,得到了基层民警的积极响应,反响甚好。 

  突出对新出台知识的培训。组织法制部门民警定期对新出台、尤其是涉及公安业务的新法律法规的专项梳理、专题学习,掌握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案列精心制作培训内容,利用周六等非工作日,组织基层民警分批次、系统化学习,确保最新法律法规在执法实践中的最新应用。今年来,共组织相关培训3次,惠及基层民警138名。 

  转换培训思维,搭建多维载体,变“填鸭学”为“融入学” 

  改变“填鸭式”单调培训方式,搭建角色进入、实战体验、整改预防于一体的等多维培训方式。 

  跟班轮训常态化。制定年度跟班轮训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安排派出所、交警中队民警到法制部门跟班学习,期间一同参与听案、议案、通案,参与全局重大案件的办理、审核,学习结束后法制部门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纳入民警个人执法档案。今年来,已有162名民警参加跟班培训,占基层民警的72%,其中15名民警跟班轮训效果明显被县局表彰,2名民警因评估不达标,参加2次跟班。 

  实战培训制度化。积极适应刑诉法民警出庭的新形势,制定民警参加旁听庭审试行规定,对多发、疑难、新型、特殊等典型案件,每周组织民警参加旁听庭审等活动,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通过深入探讨和交流案件定性、追诉量刑意见、法律适用等议题,倒逼民警主动提升办案质量。今年来,组织民警参加旁听庭审22次,实战状态提升民警素质效果明显。 

  问责培训加强化。制定涵盖接处警、案件办理、行政审批、交通管理、消防监督、社区工作、队伍建设、财务管理等全方位责任规范体系,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执法问题,深化执法责任追究公开问责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全局性会议问责、局领导谈心问责、单位内部会议问责,问责结果一律上网通报,一律记入民警个人执法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表彰奖励、诫勉惩处重要参考依据。自公开问责实施以来,被问责民警没有再次出现同样执法问题,涉及类似执法问题在全局范围内也明显减少,问责效果、民警素质提升显著。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