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宿迁市沭阳县认真研究,精心组织,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引导“平安建设”工作,经过探索实践,实现了治安状况客观化把握、直观化展示、精准化施策,初步搭建起了凝聚各方力量、共享大数据资源、辅助领导决策的社会治理防控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合成机制实践中心建设。该县公安局按照“运行独立、人才集中、手段先进、设备精良”思路,将合成研判实战中心作为独立运作机构,目前已报经县编办同意,下设两个中队独立运行。在人员、情报、图侦、刑侦、网安、科技等部门抽调10名民警、20名辅警与原部门脱钩予以充实加强。并广泛吸纳大警种部门情报中队、派出所勤务指挥室研判力量,全面理顺上下对接、合成联动机制,全力构建综情民警负责高端研判、合成中心负责综合研判、警种部门负责专业研判、派出所负责基础研判的合成研判体系。
二是整合公安内外数据采集。采用“系统整合+网上挖掘+定期拷贝”方式,从公安内部挖潜情况,对数据外的人口、车辆、旅馆、网吧、卡口、视频、通讯、银联交易、出租房屋、购物、订餐、快递、修车、投诉等数据进行综合采集,达到实现海量社会数据资源整合为目的。
三是拓展人力情报网络。以“千店万户”工作法为模型,按照“店店都是监控点、户户都是巡逻员、人人都是志愿者”思路,广泛编织阵地控制“攻坚网”、行业场所“社会网”、县级部门“公众网”、村居街道“群众网"。按照熟悉“社会人”、掌握“高危入”、看牢“重点人”、发现“嫌疑人"基本要求,综合采用公开悬赏、有奖举报、特情奖励等方式广泛搜集阶段性、针对性情报信息。将采集的“大情报”数据进行研判驱动,提升打防管控能力,达到精准支撑破案打击的目的。
今年以来,该县共支撑一线破案392起,缉捕违法犯罪人员229名。
四是强化综治信息平台建设。该县政府已为各村(居)配备一台综治信息专用电脑,各乡镇实行专用,PC终端和移动终端常态化开通,确保综治信息专网正常运行。各乡镇把综治信息化建设和实战应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围绕上级考核的重点,逐步实现社会治理工作基础信息网上采集、管理服务网上流转、工作过程网上监督、目标责任网上考核。明确专人负责系统管理和维护,将实战应用作为综治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该县综治办通过综治信息化建设应用技能大比武活动,进一步加强岗位练兵,继续以考促学。各乡镇(街道)也督促系统管理员进一步加强学习,明确工作责任。该县政法委把系统管理员的考试成绩将作为年终综治平安建设的目标考核结果。目前,该县政法委将参照市委政法委的安排,举办综治信息化建设应用多次考试比赛,并对系统管理员的考试成绩实行排名,每次考试结果将直接通报给各乡镇主要领导。
通过合成机制实践中心和综治信息这两个平台,筛选、确定违法犯罪、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矛盾调解、治安防范、综治组织架构等全方位信息,并对信息所反映和影响社会安全状况的警情数据进行分拣、研判、测算,确定各镇(街道)的“平安指数”,根据平安指数得分,将各乡镇(街道)平安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平稳、较差四个等级。通过数据分析,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对“平安指数”低的乡镇(街道)由县综治办实行重点指导、督促乡镇(街道)进一步充实村级义务巡逻队伍,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范,降发案、减事故、保平安、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