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以往,盱城青年小郑感触很深,“当时觉得挺迷茫的,不知道做些什么。现在不同了,多亏在龙虾创业学院学习龙虾养殖技术,承包了200亩耕地从事“虾稻共作”,一年一季水稻两季龙虾,我一年可以赚几十万,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的生活。”
原来小郑因盗窃被判刑2年,出狱后邻居既看不起他,也不愿意接近他。他也觉得环境压力很大,无法存身。今年3月份,小郑恰遇正在下访的盱眙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为淼,忍不住倒出了苦水,高为淼不断鼓励,小郑渐渐地敞开了心扉,看到盱眙龙虾产业红红火火,提出想学一门龙虾养殖技术。在高为淼的帮助下,小郑来到盱眙龙虾创业学院学起了龙虾养殖技术,如今做起了老板。
为积极帮助解决帮教、矫正对象的二次就业问题,作为兼管龙虾产业发展的高为淼,安排司法局对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有参训意向的人员进行登记,龙虾创业学院精心制定培训课程清单,有针对性地开设龙虾养殖、烹饪、饲料生产等培训课程,同时在该县全国最大龙虾饲料生产企业——江苏金康达集团设立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在上百家县内外龙虾会员店设立就业推荐点,参训人员在获得技能鉴定证书后,迅速安排就业,实现了“培训跟着需求走,就业跟着企业走”。
古桑街道一位20多岁的矫正对象曾因一念之差,盗窃了单位的财物。被判缓刑后非常后悔。在司法工作人员帮助下,经龙虾创业学院培训,后在一家龙虾饭店上班。因工作很敬业得到了大家的好评。马坝镇两名帮教对象经培训后,一人承包了土地从事了“虾稻共作”龙虾养殖,另一人则学会了调料生产技术,在一家龙虾调料厂上班,两人都成为能自食其力的人,并相继成家立业。
来自该县一份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盱眙县利用龙虾产业优势,依托龙虾创业学院打造技能培训基地,近年来累计带动近百名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对象投身龙虾养殖、烹饪等行业,无一人再重新违法犯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