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苏州姑苏区金阊街道破除积弊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2016-06-21 16:13: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联巡服务队破解“城市病”

  近日,一支由街道城管、交警、公安、市场监管、安监、消防、社区、物业等组成的团队——“金阊卫士”联巡服务队在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成立。“城市综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以及复杂多变的管理难题,我们立足选点突破,逐步击溃积弊,逐步实现了如今经纬交错、职能交融、执法交汇、效能共提的城市综合管理格局。”金阊街道党工委书记徐皎说。

  微管理  疏通小区道路“微血管”

  三元二村是个“流动人员多、外来车辆多、零散商铺多、企事业单位多、生活配套设施多”的“五多”老新村。这两年,这里的居民明显感受到小区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道路两边的流动摊贩和占道经营现象少了,原来拥堵不堪的道路变得畅通了。家住三元二村46幢的王阿姨深有体会。她说,以前每到上学、放学时段,学校附近便成了拥堵重灾区。“现在好了,道路秩序有了很大改善,居民出行方便了许多。”

  老新村狭窄的小区道路无法承载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道路拥堵是居民出行的首要难题。2013年8月,金阊街道从“微”字着手,投入6万余元,从实施交通微循环、构建公共微秩序、启用信息微平台三方面入手,为居民解决“出行难”问题。金阊街道在老新村主要出入口增设道闸,分时段、半封闭开放通行;在农贸市场沿街、三元实小门前路段,重新标线,添置禁停、禁鸣、凸面镜等标志,改双向为单向同行,并配备协管、物业、保安人员等引导机动车辆分流。在农贸市场北侧百米路段,金阊街道还制作了32块隔离围栏,分别划设4米路幅的机动车辆通道、2米路幅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和1.2米路幅的人行通道,改善菜场等堵点周边的环境秩序。此外,街道还为协管队员配备对讲系统和微型摄录机,联合交警、派出所、城管等执法力量,形成快速反应机制。

  大物管  “一站式”管理大事小情全搞定

  今年3月,三元一村内,因为小孩玩火,引燃树木,并烧至电线引起火灾。三元一村综合管理站保安人员巡视发现后,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并拨打119,同时协调综治、卫生、安监、城管等综管站成员部门前往现场。因综管站及时介入救援,此次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金阊街道辖区老新村多、人员流动量大,硬件设施老旧,管理难度大。“为破解这一困局,街道着手整合内部资源,通过探索职能下沉‘扁平化’、推广巡查值守‘专业化’、试行效能监督‘亲民化’等‘三步走’,实现‘大物管’模式。”金阊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美祖说。

  去年8月,金阊街道率先在下辖社区、村成立综合管理站,各派驻2名城管协管员和1名物业管理人员,将社区民警、卫生、综治和安监干事一同纳入综管平台。同年12月,街道在小区综合管理中引入市场化机制,由专业保安人员负责小区门卫、日常巡查等工作,对乱停乱放等行为及时进行劝阻和制止。今年3月,街道又聘请三十多名社区居民成立“啄木鸟”监督志愿者队伍,对综管站情况进行日常监督。通过有效整合,金阊街道将原来各自为政的零散局面,融合为多元参与的“一站式”管理,为长效综合管理构筑起最基层的一道防线。

  共治化  解决“最后一公里”管理难题

  在“金阊卫士”联巡服务队启动仪式上,三辆崭新的联巡宣教车齐齐亮相。这是“金阊卫士”们今后在城市管理中的“战车”。据悉,联巡车虽然外观上类似警务巡逻车,但其注重日常巡查,而非突击处置。不同执法条线工作人员同坐一辆车,集中巡查、互为支持、共同监管。同时,通过车辆上设置的LED显示屏,还将实现以群众力量进行共同监督。

  随着城市管理责任重心的不断下沉,基层任务越来越重。为解决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金阊街道今年重拳推出“数字城管中心”和“联巡制”管理新模式。据悉,金阊街道斥资30万元建成了姑苏区首个街道独立城管中心,并于今年元月正式投用。全覆盖的监控网络,专业化的数字平台,24小时不间断的跟踪服务,实现了线上接单、线下执法无缝对接,从而形成了“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长效机制。

  治理“城市病”,综合执法是关键。新成立的“金阊卫士”联巡服务队,由城管、公安、交警等多家单位部门共同组成,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下设一个办公室、一个巡查队、三个路面巡查网格片和十三个综合管理站。“金阊卫士”落实双轨长效管理机制,日常按既定路线巡查重点道路片区,实施市容环境、社会治安、交通秩序、市场监管、安全生产、消防救灾、环境监察等执法管理工作,并定期由多部门联动实施专题集中整治,对辖区内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兜底整改。

  “经过三年的坚持努力和不断探索,金阊街道把‘为民服务’理念贯穿到基层执法工作中,实现了由事后处理向事前监管转变、由突击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由条线‘平面式’执法向片区‘立体式’共治转变。辖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徐皎说。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