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与日俱增,由此引发的“停车难”问题也日趋严重,对方车辆占道停放,影响出行却不知道联系方式,拨打110要求提供移车服务成了不少群众的无奈之举。海安县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日均接到的移车求助电话400余个,占有效警情的60%以上,挤占了有限的110资源。近日,海安公安依托“微信警务”平台,实现了请求移车一方与车主的自助通话,有效解决了“移车难”问题,平台上线一周,已成功提供移车服务2300余次。
依托“海安公安微警务”搭建沟通平台
为解决“移车难”问题,海安110花了不少心思,从2014年印发3万个“移车提示牌”发放,要求车主将联系方式填写放置在车辆前挡玻璃内,至2015年在接警系统内增设移车功能,接警后系统自动编发语音提示和短信发送至车主,再到年初在警用APP平台设置移车助手,通过语音方式提示车主移车,尝试了多种方式后,“我们发现微信使用人群广,操作更便捷,而海安公安的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达7万余人,决定基于公安微信开发一款应用平台,用于提供移车服务。”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季峥嵘说:“海安公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深化公安工作改革决策部署,主动把握现代科技发展潮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以“互联网+警务”创新理念,不断改革和加强警务工作,相继推出了”海安网上公安局”、“海安公安微警务公众号”、“海安公安APP”,“一网、一微、一端”三位一体,互为补充,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提升了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有效拉近了警民沟通的距离。”
目前,各级公安机关在微警务平台上搭建的自助移车平台一般是以自动语音或短信方式提醒车主移车,此举的不足之处主要是请求移车人在现场不知道车主是否阅读或知晓了移车信息,或是大约多长时间到达现场,等待过程中焦虑心理更易引发双方的误解而发生矛盾,或是不能及时改变出行方式而误事。“基于此考虑,我们决定搭建一个平台,让双方通话,实时沟通。”指挥中心主任杨林根表示。
细节决定平台的高度
“平台设计中,我们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可能产生的社会责任都认真进行了分析、统计,并一一化解。”指挥中心副主任赵祖云说。“为解决一些群众担心的电话号码被对方知晓,恶意骚扰的情形,我们通过公安专用号码进行转接,也就是拨打和接听双方都看不到对方的电话号码,只显示公安专号。同时,凡一天内移车五次或同一车辆移车三次的,系统月内将暂停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企图利用此平台恶意骚扰他人,符合上述条件的电话号码即被锁定,不可再使用平台。此外,夜间24:00至早晨6:00之间,系统不提供服务,主要是避免打扰他人休息。”
第一次操作此平台时,除了必须微信“关注”海安公安微警务公众号外,还会提示确认机主的手机定位信息,也是基于安全的考虑,凡是不在海安地域范围的机主将无法通过平台与车主通话,主要是杜绝犯罪嫌疑人企图通过网络电话或是使用非正常的电话号码的情形。
“系统内语音提示也是我们的小小亮点,比方说,系统抓取数据至电话转拨过程中,会有一个时间差,大约20秒的语音盲区,为避免要求移车的一方误以为电话断线,我们设置了电话正转接中的语音提示。因为我们的数据库是基于车管部门的大数据,如果车主登记的号码有误,系统抓取不到相关的数据,语音提示会要求将相关情况告知110,以便及时更正。”网上公安负责人常永祥说。
文明沟通方便你我
5月20日,海安公安召开了微信移车新闻发布会,海安电视台、报社及2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会上,县互联网新闻中心景圣红主红说:“海安公安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引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不断推出群众得实惠的务实举措,树立海安公安服务发展的新形象,有效提升了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520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公安机关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召开新闻发布会有着特殊的寓意,我们媒体人也要行动起来,要把公安机关对群众的大爱传递出去。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员,让我们每个人安全行车、文明停车、礼貌沟通,让移车平台为大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