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南京六合着力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初见成效
2016-04-22 14:21: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牢固树立以先进的法治文化统领法治建设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初具规模,“一街一镇一品牌”为基础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各特色,“六合法治农民画”和“法制故事校车行”两大国家级品牌再放异彩,“以案释法”实现了与群众零距离对接,使群众生活中有法,出门见法,办事依法,维权有法,法治六合建设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一是挖掘资源,着力打造冶山法治农民画特色品牌。六合农民画源于原六合县四合乡2010冶山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立“冶山法治农民画”创作基地,全力打造“法治石林画乡”,并注册成立了南京原生态文化艺术中心。仅2014年,法治农民画创作基地就开办了“法治与青奥同行”专题画展5期,制作特色折扇、年画、水杯等产品8种、万余件发放到群众手中。在市法宣办的指导下,创作与青奥知识产权有关的特色挂图1500余份发放到全市所有街镇村居。在全区校园内张贴配有学生自己创作的“法治农民画”的名人警句,举办以法制教育为题材的娃娃农民画比赛,提升法治教育水平。 

  二是创新载体,积极拓展“法制故事校车行”第二课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生安全乘车问题,资30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购置100辆新型校车,惠及31所中小学6000余名学生。区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牵头,区司法局、教育局、依法治区办等部门积极参与,通过校车载体广泛开展“法制故事校车行”活动,依托精心编写的《故事集》,每天由随车老师讲解童趣故事,宣传交通法规知识让小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增长法制意识,此举得到省委领导李小敏和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结合实际,打造“一街一镇一品牌”的法治文化阵地。竹镇镇依托碧波荡漾的大泉湖、苍翠幽深的止马岭、浪漫与收获并存的桃花岛打造成笑迎八方游客的“法治农家乐”,将法治文化与街镇村居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结合。程桥街道的桂花法治文化广场、马鞍街道的黄岗法治文化公园、大厂街道的法治文化公园等,各街镇各具特色法治文化广场已经形成。冶山街道结合街镇村居的传统文化和自然地理环境,先后在东部干线打造了全长约6.5公里,安装有120余个灯箱的法治农民画灯箱大道,打造黄山苑法治文化小区,丰富了冶山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雄州街道和长芦街道在群众休闲娱乐场所相继建成固定可拆换的长达300米的法治文化长廊龙袍街道的滨江法治文化大道,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健身之时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四是以案释法,努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在《今日六合》开辟《法治在线•以案释法》专版,依托区电视台开设《法治随行•以案释法》专题,搭建全区政法部门、行政执法单位“以案释法”的宣传阵地平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通过对发生在群众生产生活身边典型案例的宣传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的点评,真正发挥法治宣传的教育警醒作用。坚持在《今日六合》报开设“法律桥”宣传板块,采取“一期一案”以案释法、一问一答等形式宣传与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广泛开展“中国梦·法治路·社区行”法治建设走基层活动,各街镇自导自演一大批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法制文艺节目,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案释法等。 

  五是把握重点,努力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区教育局和司法局联合建立了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基地主题教育馆建有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科技教育、三防教育、雨花石馆、茉莉花艺术馆、冶山农民画馆和家庭保健等馆(室);安全教育馆内建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自然灾害、食品安全、水电安全、烟花爆竹安全、卫生健康、禁毒反邪教等九个活动区;教学楼配置有无线电测向、三模、陶艺、手工工艺、电子电工、木工工艺、智能机器人等活动室,可一次性接待600名学生来校进行实践活动。为直观的向青少年传播法治理念、传授法律知识,实践基地拟建法制教育专题馆室,构建法治文化长廊开设“走进法庭听审判”、“模拟法庭”等。自2014年接待学生始,基地累计接待了中小学生约12万人次。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