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如皋工业园区(如城街道)西城花园的退休教师刘阿姨,每天都会在小区内散步,顺道看看小区法治文化专栏有什么新内容。“将法治知识展示在小区,人们进出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律的熏陶。”刘阿姨说。
近年来,如皋市紧扣“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满意度”这一主线,以法治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着力打造领先南通、优于全省的社会治理创新区、法治建设先导区,努力争创全省法治县(市、区)。
打造亮点强化依法执政理念
从2008年开始,该市先后投入近1800多万元,建设了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目前全市有43个部门的7038个行政事项实现了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接受实时网上监察。
创新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是严格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该市在依法行政方面亮点频现,政府依法行政有了更加清晰完善的“准绳”。坚持市政府法制办负责人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去年全年审核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117个、请示批办单450个、重大行政合同26份;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在南通市率先实行了“三证合一”制度,组建“行政审批局”,建立了“一人多案”行政争议化解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错案防止、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干扰执法司法秩序的行为……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为该市建设法治如皋汇聚了强大正能量。如今,在该市,依法办事、遇事找法已成为各部门工作的“准绳”。
强化宣传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猜法制灯谜、看法制展板、放法制电影……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传活动在该市江安镇联络新社区开展。“通过电影、谜语这些活泼的形式,我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就会更浓,效果也更好。”该社区居民孙美兰说。
以党委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等活动,推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提升;以“法润雉水·春风行动”、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活动,推进外来人员学法实效化;深入开展“普法助力企业行”活动,以法制讲座、实践演练等,避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机械化;以“普法邮路通万家”工程、“法治创和谐”文艺巡演等活动,实现农民学法常态化。现如今,走在皋城的每个角落,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法治之风扑面而来。
该市还重点加快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以市法制宣传教育中心为龙头的“普法景观群”,基本实现“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一部门一亮点”的目标。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3个、南通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7个、如皋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57个。
深化服务提升法治惠民水平
上餐馆消费可享受点单服务,可您听说过调解也可以点单吗?该市就推出了“菜单式”调解服务机制,市民遇到矛盾纠纷,可以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调解一键通”公示的调解员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一位调解员。据悉,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会给当事人提供一份调解员名册,内容包括调解员简要介绍、调解特长等信息,供当事人自主选择。
“菜单式”调解服务机制的建立是该市推行法治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便民惠民是法治建设的最终目的,该市着眼于法治惠民、利民,提升民生福祉,市法律援助中心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去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75件,接受来访咨询10828人次;建立“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年解答法律咨询1814件;成立同心律师服务团,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设立“公益律师服务站”,无偿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扎实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强基升级工程,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和南通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成率分别达到33.4%和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