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苏州园区法院“三招”攻坚执行难题
2016-01-20 09:12: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2015年,苏州园区法院按照市中院部署,以破解执行难题为目标,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收到明显成效。一年来,该院受理执行案件4608件,执结4083件,同比分别上升23.1%和18.6%。

  联动执行网让“老赖”和财产无处藏身

  去年4月30日凌晨,还在宾馆酣睡的朱某被吴中区公安民警和园区法院的法官逮个正着,执行法官当场对其宣布司法拘留决定。

  此前,朱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判决,屡次唱起“空城计”故意躲避执行。后来,园区法院将其列入黑名单,请求公安机关协助对其查控。这才有了开头公法联合捉“老赖”的一幕。

  据了解,在市中院指导下,园区法院联合有关部门构建了三大“联动执行网”。通过联动公安110,将部分恶意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信息录入公安监控平台。同时,针对被执行财产难找的问题,联合17家银行,达成集中查冻扣“一站式”窗口对接;还与税务、工商、海关等部门加强协作,建立“点对点”查控机制。“现在,找人、找钱的效率比以往大大提高。”该院执行庭负责人说。

  “黑名单”促“老赖”主动履行

  “殷法官,我来交钱。”去年3月5日一大早,园区法院执行庭的殷法官在办公楼外遇见了他苦苦寻找半年之久的姚某。此时的姚某面带笑容,态度恳切,与之前的蛮横无理相比,简直天壤之别。而这归功于该院打造的执行“包围圈”。

  2015年,园区法院采取“上户外大屏、进社区大屏、‘双微’ 推送”三步走的多屏包围“战术”,对“老赖”进行“无影灯”般的曝光。“被曝光后,工作丢了,朋友没了。”姚某说。他还恳请法官在履行以后将其照片从失信名单中删除。

  去年以来,园区法院已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600多人次,官方微信平台推送黑名单5期,并借助“苏州发布”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二次曝光,全力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取得积极效果。

  司法网拍助执行财产价值最大化

  “一件Singer古董缝纫机,经过42次出价,最终以1万元的价格成交,溢价率达到900%!”说起去年“双十二”期间的司法网拍成果,园区法院执行庭的张法官还有些激动。

  司法网拍是法院执行工作推出的创新举措,相对于传统拍卖,具有全公开、溢价高、零佣金等特点。根据市中院部署,园区法院启动该项工作以来,积极创新举措,努力实现拍卖财产价值最大化,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为了便于网民了解网拍流程,该院制作了《如何到司法网拍中淘宝》系列指南,还借助“双十一”、“双十二”等网购热门节点,主动推广吆喝,受到网友欢迎。2015年,该院司法拍卖平台上架拍品681件,标的额8亿元,成为全市法院司法网拍的一张“名片”。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