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如东县公安局从警务机制转型升级入手,以警务实战化牵引整体工作布局,着力构建符合实战要求的现代警务机制,稳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入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2015年,全县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41起,抓获刑事作案成员957名,查处治安案件2743起,行政拘留602人。
实战型指挥体系应时而生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须有一个综合、权威、高效运行的中枢指挥系统。为统领各类防控网络,实现统一指挥调度,如东县公安局着力建设实战型指挥中心。对110指挥调度平台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与警用地理信息、GPS定位、视频监控等平台对接,对巡防警力实现可视化智能指挥、巡逻轨迹实时监控、群众报警实时定位,就近调度巡防警力出警,保证巡防指令快速传递到各个作战单元。
同时,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为依托,理顺指挥调度机制,在全县范围新增专职辅警340名,全部充实到各派出所,专职承担平台数据监管和实体巡防等职责,进一步提高勤务指挥室的效率。并根据实际需求,分类集成修订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安全事件处置和应对规模群体事件等各类方案预案,对全县68家化工企业实行“菜单式”管理,逐一制订安全事故应对预案,规范处置流程,明确处置要领,加强常态演练,做到有备无患。
织密防控网络精确打防
有了实战型指挥中心的龙头引领,如东县公安局有效整合分散在县局机关、巡特警、交警、城区派出所的治安防控职能,盘活专业巡防、便衣巡防、机关夜巡、社会巡防以及治安卡口等各种资源,组建县局统一指挥调度的专业巡防、卡口值守队伍,推动规划、管理、实战一体化运行。
建立“中心城区、关键节点、全县边界”三个防控圈,在县城核心部位,组建6个治安防控警务平台,以河流和主干道为界,切割分块,划为五大网格巡区,力求重点区域和治安复杂场所全覆盖。在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因地设置156个卡点,每个卡点均明确责任单位和上卡警力。形成实战状态下的5分钟现场见警、15分钟全城响应、30分钟全县“关城门”合围的重大警情快速反应机制。
“立体化”布局“一体化”运作,保证了全县公安机关对社会防控实现有效掌控。去年,通过路面巡防、设卡堵截破获案件4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9名,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
大数据带来警务大变革
如东县公安局建设了警务云大数据应用中心,通过实时接入与人工导入的方法,全面汇集工商、供水、供电等21类社会面数据资源,先后汇集各类社会数据逾1亿条,初步实现警情要素“一键检索”。
在大力实施治安监控“天网工程”、道路监控“320”工程、“绿波工程”等基础上,充分整合镇(区)、社会、市场三方面的力量,推动如东技防城建设快速升级,目前全县建设标清、高清监控探头1300余处。在广大农村地区,组织开展“技防产品进万家”活动,设置“技防小超市”,动员群众自发安装“天翼看家”技防产品1000余户,并以每月10%的速度不断递增。通过对警务信息、网络信息、社会信息的分析、汇总、评估和研判,方便基层单位和群众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2015年5月至9月间,如东县马塘、岔河两地多次发生新接入变压器电缆线被盗案件,涉案价值约5万余元。刑侦部门通过图像分析成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华。据统计,去年以来通过大数据研判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