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执法规范化视作一把标尺,那么,每名民警都能通过它丈量出自己在社会法治进程中的长短;如果将执法规范化视作一架天平,那么,每名民警都能通过它衡量出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
【报告原文】围绕打造法治公安这一目标,大力推进执法管理、执法服务、执法责任“三大体系”建设,做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理念创新、坚持民意引领、坚持领导带头,切实把基层所队作为关键、把110源头执法作为重点,全面提升整体执法水平。
〖解读〗“规范执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谢小平说。自2007年以来,南通市公安局率先将企业ISO9000认证的标准管理理念引入公安工作,提炼固化了312个警务操作流程,总结推广了198项民警工作法,让每一位执法民警都知道执法中应该“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载体,形成了覆盖所有警种岗位、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的标准化执法体系,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成效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优化执法管理体系
〖解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公安机关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提供群众满意的“公共安全”产品,就必须首先注重过程控制和细节管理,将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执法标准统一化、办案流程具体化、办案要求明确细化,使民警执法时有章可循、有例可查,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
“办案中心、物证管理中心、案审中心、视频执法监督中心、电子数据存储中心,五大中心是南通民警执法办案的‘生产车间’。”据谢小平介绍,全市236个执法单位全部完成规范建设,36个办案中心163间询(讯)问室和其他各类功能室全面升级。下一步,在推动办案区规范运作的同时,在县级法制大队设立案件管理中心,在基层所队设立执法管理室,建立受案立案分离和立案归口管理制度。
【关键词】优化执法服务体系
〖解读〗据了解,随着基层基础功能区划分改造和完善,那么同步升级的是执法规范化制度、执法便民化措施、民警执法水平等各种软件。这种“物理变化”被换化为“化学反应”,一个相对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建立。
今年下半年,将深入推进市、县两级警务服务中心建设,同步在市县中心城区和繁华复杂地段建立一批警务服务站,形成有效服务民生的工作网络和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服务保障民生的能力水平,全力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推动行政服务审批改革的系列要求,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切实提升服务审批效能,并统筹抓好户籍制度改革、境外人员管理和依法安全监管等工作。
【关键词】优化执法责任体系
〖解读〗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手段的充分运用,给执法全程打上了现代科技的深深烙印。
近年来,南通市公安局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形成了“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网上执法办案管理模式。在南通公安,规范执法行为还有个“智囊专班”——局党委领导下的执法管理委员会。执法管委会的刚性任务,定期分析执法工作现状,制定执法工作制度。
“民警心中执法有把尺,百姓心中有杆秤。”谢小平说,通过建立完善执法指引系统,南通公安的“标准化执法”不仅成为响当当的品牌,解开了过去执法中的众多“死结”,也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据介绍,南通市公安局连续6年实现了民警执法投诉下降、法治满意度、人民群众满意率上升“一降两升”的目标。该局连续3届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成为唯一一家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公安机关。
他说,今后一个阶段,将继续深化执法管理委员会建设,健全决策跟踪评价和终身责任追究、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基层所队长执法离任审计等制度。公安机关逐步实现从管人到服务人、从被动转为主动的执法主体意识转变。“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已深印在民警的头脑中,成为公安机关日常执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