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射阳政法系统从“平安法治进百企”到“和谐村企建设指导员”,着力从企业最关心、最关注的事情入手,组织800多名政法干警挂钩联系全县所有定报企业,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纠纷,指导安全防范,助推企业发展。一时间,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厂企村居,到处活跃着政法干警的身影┈┈一腔热血一路歌,几分耕耘几分甜,射阳政法收获了来自企业主热情洋溢的真诚感谢和发自肺腑的真情诉说。
温馨:领导深入一线为企解难
“这几年,我深深地感觉到政法干警为我们公司的发展做出的努力,我们公司从刚刚建立到目前走上正轨与你们温馨的呵护是分不开的,谢谢你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做好企业员工的稳定工作,谢谢你们为我们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盐城海越麦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杨桃如是说。
海越麦芽有限公司是是一家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公司成立之初,面临着员工纪律性差、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让企业尽快步入正轨,挂钩干警多次主动上门了解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市场发展前景、职工收入等情况,对厂区的人防、技防、物防建设给予专业指导,落实挂钩干警与企业的共建责任,做到每半月回访该企业一次,有特殊情况随时回访。该厂地处县际交界处,治安状况相对复杂,挂钩干警全力指导厂区内部安全防范的同时,还不定期对厂区周边加强夜间巡逻,确保不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让企业安心谋发展。
今年以来,该县政法干警为全县企业提供上门服务1000余次,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依法:警企同心提升“造血”功能
“以前我们厂各类敏感问题比较突出,矛盾纠纷频频发生,现在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衷共济、其乐融融的局面,都得益于你们的送法进企,依法治企确实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胜达集团江苏双灯纸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方林如是说。
双灯纸业有限公司地处射阳县黄沙港境内,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成分较复杂,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为让企业安心生产,挂钩干警詹大治主动会同企业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及时堵塞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定期与该厂外来务工人员面对面交流,讲道理,讲法律,讲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实时登记,及时掌握人员变动情况,并通过网上比对,核实人员信息,提高管控效率;同时督促企业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从源头上遏制矛盾纠纷产生的诱因,切实维护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强外来人员的归属感。提起挂钩干警,该厂员工无不竖起大拇指,纷纷表示要再介绍老乡过来就业。
倾力:“指导员”跟踪服务无微不至
“‘和谐村企建设指导员’倾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对需要政法机关帮助或出面协调解决的问题,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我们企业心里更踏实!”江苏银丰服饰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道出了许多企业的共同感受。
该县政法机关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先后组织开展政法干警“进百村、进百企”、“和谐村企建设指导员”活动,主动服务贴靠全县定报企业,确保定报企业建设到哪里,政法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干警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截至目前,“和谐村企建设指导员”先后获取企业反映的问题104个,已帮助解决81个,得到了企业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
射阳港风力发电站建设工程被定为该县重点工程,附近小区居民以发电站建设打桩危及房屋安全、导致鱼塘围坝受损为由找建设方讨要说法,阻挠施工。“和谐村企建设指导员”该县法院副院长曹辉及时介入,主动约见居委会、建方领导,走访小区居民,了解社情民意,并召集环保、建设等单位负责人及小区居民就发电站建设打桩是否会导致房屋开裂、鱼塘围坝受损等问题再次公开说明。经过曹辉多次耐心细致工作,最终圆满解决问题。
救急: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只要一通电话,政法干警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为我们救急,为企业节省了人力和财力。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坐落在射阳县盘湾镇工业园区的江苏永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永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国内某合资大型汽车生产厂的定点配件供应厂家,因产品试验、检测等工序规定要经常派遣不同人员远赴韩国出差公干。而公司员工对办理出入境护照的时限、流程等事项不了解,时常造成需要出差的出不了,已办理护照的人员用不着,耽误企业正常经营的局面。
公道:真情保障企业诚信远航
“感谢检察官为我们主持公道,帮我们避免了损失,太令人感动,太感谢了……”,在射阳县检察院民行科办公室,来访企业负责人陈某握着沈文新科长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据了解,邹某与射阳县东蓝织布厂达成口头棉纱销售合同,以荣兴公司名义向东蓝织布厂销售27万元棉纱,东蓝织布厂向邹某支付了16万元货款。后荣兴公司承包人刘某向东蓝织布厂主张棉纱所有权,并向法院起诉要求东蓝织布厂向其支付棉纱货款27万元,得到法院支持。东蓝织布厂不服法院判决向射阳县检察院提出申诉。
该县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考虑到东蓝织布厂已向邹某支付16万元棉纱货款,如按判决再给付刘某27万元货款,势必造成重复支付和新的诉讼,增加企业讼累和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遂组织双方当事人及案外人邹某进行调解,经过近二个月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最终使双方当事人和邹某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