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的那个老奶奶不仅过马路闯红灯,还说自己都这样走几十年了,要加倍处罚!”3月12日,海安县司法局与教育局联合,在城南实验小学二(6)班举行“法治教育进课程”现场观摩活动。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和“故事妈妈”的引导下,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辨行为等活动,踊跃述说自己对“法”的认识。
“过去我们是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现在我们更进一步将法治教育落实进入了中小学课程。”海安县司法局长张建华告诉记者,从今年春季新学期起,他们与教育局联合推进“法治教育进课程”,明确各中小学每两周有一堂法治教育课,使近10万名海安中小学生都接受到法治教育。
3月12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二周,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是他们精心策划准备的第一堂法治教育课。当天,除了相关部门的有关领导外,各镇(区)教育助理,各学校分管校长、政教主任和部分老师代表,小学、初中、高中法治教材编写组的全体成员参加了观摩活动。
课堂上,该校的金蔷薇“故事妈妈”,一名学生的母亲李娜应邀走进了课堂,为二(6)班的孩子们讲述了一个《11只猫做苦工》的故事。教育孩子们通过听故事,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和禁令,知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规则之外,还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别看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们年龄很小,但懂得的东西却不少,对故事中涉及到的消防、劳动、旅游等诸多法律法规,说起来竟都头头是道。
在法治教育课展示过程中,城南实验小学的秦美娟老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些法治漫画,演示了诸如闯红灯、酒驾、道路乱抛垃圾、在名胜古迹乱涂乱画等违法行为,其中还有本班学生画的宣传《食品安全法》、抵制酒驾行为的漫画作品。秦老师一边向孩子们展示这些漫画作品,一边循循善诱地教育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描述什么是“法”,告诉他们“为什么能做”或“为什么不能做”。
在孩子们的讨论声中,40分钟的法治教育课很快结束了。下课后,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课真有趣,可以听故事看漫画,还能学到法律知识,回家后还能跟爸爸妈妈“讲讲道理”。
海安县教育局长汪宁说:近年来,海安县着力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全覆盖,“法治教育进课程”现场观摩活动,标志着海安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将中小学法治教育从学科渗透转入课程教学、从课表外转入课表内、从外围转入核心、从分散转入系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