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通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分赴各县(市)区,走访慰问了54名事迹突出或生活困难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送上慰问金、救助金及补助金等共计20.6万元。
“对见义勇为者,我们会始终关心。”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陈振兴表示,南通市一直坚持奖励与保护并重,建立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将见义勇为抚恤救助资金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近年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先后表彰奖励、慰问救助1350余人次,颁发奖金460余万元。
受伤者,保证后续治疗
“这么多年,政府没有忘记我,给我这么多关心和照顾。”启东市吕四港镇秦潭村渔民高井记,对前来慰问的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说。
2000年11月6日傍晚6时许,吕四港闸路电机门市发生火灾。途经此地的高井记奋不顾身投入灭火,一连搬出4只柴油桶。当他拿着自来水管灭火时,店内一只未能及时抢出的液化气钢瓶突然爆炸。高井记头颈部、胸部严重烧伤。
经过一个多月的植皮手术治疗后,尽管基本康复,但三级伤残对高井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高井记说,为了生计,自己要出海捕鱼,烧伤的部位极度不适。按照治疗计划,高井记今年还将去上海再次进行植皮修复手术。
尽管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但高井记一家对治疗费用并不担心。
“见义勇为受伤的,后续治疗我们要保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勉信介绍,根据规定,无加害人或责任人以及加害人或责任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的,由见义勇为行为地政府专项经费或见义勇为基金支付救治期间的医疗费用及继续救治所需的医疗费用。
伤残者,视等级发放康复补助金
1月26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一行来到如皋市常青镇楼冯村,看望慰问救火受伤的薛玉明。
2008年4月8日中午12时许,楼冯村一庙宇发生火灾,火势不断向附近的小学校和幼儿园蔓延。当地村民薛玉明、缪世寿不顾危险,爬上屋顶进行灭火。突然,一根檐梁被火烧断,来不及反应的薛玉明从7米高的屋顶上摔了下去,当场昏迷。
2011年,常青派出所教导员周涛在走访中得知此事后,当即向如皋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反映。同年,两人的救火行为被认定为见义勇为。
今年57岁的薛玉明,曾是一名泥瓦匠,那次受伤后只能拄着拐杖行走,但无法再工作。
见此情形,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现场办公,“待伤残等级评定后,根据规定发放康复补助金。”
据悉,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南通市见义勇为奖励抚恤办法(试行)》,因见义勇为受伤的,根据伤残等级将发放3000至10万元不等的康复补助金。
见义勇为困难家庭同样有救助
除了关注见义勇为人员本人的实际困难,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家庭成员同样给予帮助。
2000年6月17日,年仅10岁的通州天星小学学生周赛与5名小伙伴结伴来到南兴北新桥,6人一起到桥下河中戏水,1人被急流卷入河中深水区。周赛听到呼叫后,不顾一切游向深水区,用尽全力将处于险境的同伴救出,自己却献出了年幼的生命。2001年,周赛被评为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2002年被认定为烈士。
痛失爱子,给周父周母带来了沉重打击,而且两人有病在身,无法长时间劳作,家庭生活来源只能依靠拆迁的补助款。对此,市、区两级见义勇为基金会每年上门慰问看望,并帮助解决周赛姐姐的工作。
同样是营救落水者的包荣林,生前是海安县城东镇葛家桥村村民,2008年11月9日晚救人时不幸牺牲。其子目前在扬州大学就读,家庭条件较为困难。1月26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上门送去了困难家庭生活救助金和入学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