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海门市民警陆岑:监控屏幕前的“鹰眼”刑警
2015-01-30 14:41: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吃饭快,走路快,办事快。”提起海门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城区刑侦中队民警陆岑,认识他的人这样形容他。50多岁的老陆总是风风火火,工作精神头儿比得上年轻小伙子。

  说老陆风风火火,并不意味着他做事马虎大意,相反,刑侦大队的刑警们都夸他思路缜密,侦查细致,看监控一丝不苟,破大案手到擒来。

  看监控他有“一套”

  换装“戏法”被他识破

  陆岑2000年9月从空军某部队转业到公安后,在刑侦岗位一干就是15年,期间他主侦或协破的大案要案无数,练就了他一双“鹰眼”,尤其善于捕捉视频监控下“鲜为人知的秘密”。

  2014年8月14日12时许,家住海门街道城兴村的施某,发现妻子、女儿、丈母娘三人惨死家中。警方介入侦查后确认系他杀,因凶案现场位于临河的村东头,又值小雨天气,本来人烟稀少的偏僻角落更加难以取证。

  陆岑被调到命案侦破工作的一线,负责监控视频攻坚。他冒雨跑现场周边的监控点位,画图纸确定重点进出口,看监控筛选了多名对象后,首先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并成功识破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后的换装行为,为案件侦查打开突破口。

  在回忆起这起案件时,城区刑侦中队中队长李卫对老陆赞不绝口,“老陆看监控有一套,他能在光线等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捕捉到线索,让谜案屡次出现转机。”

  前夫无意肇事?

  他“看”出是故意伤害

  2014年4月4日晚8点50分许,海门郊区发生一起离奇的交通事故,一女子骑电瓶车被撞受伤严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开车的肇事男子是其前夫。

  貌似普通的一起交通事故背后可能隐藏“阴谋”,一切猜测都要等到证据到位后才能“水落石出”。因现场痕迹物证有限,在破案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交警队向局领导汇报后,邀请刑警队的陆岑帮“看一看”,希望从视频监控中找到破案线索。

  老陆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白天,他到案发现场及受伤女子的家里、单位等处实地走访,拷贝周边的监控录像;晚上,他一个人在办公室研究监控画面到深夜。几天下来,他熬得脸色蜡黄,眼中布满血丝,下巴满是胡子茬。

  两个星期后,老陆揭开了肇事司机倪某的“阴谋”:倪某于3月25日、31日及4月2日、4日期间,均有在受害人上下班路上、工作地点周围、受害人家周边踩点等情况,可以确定其欲制造交通肇事假象掩盖恶性犯罪的动机。最终,犯罪嫌疑人倪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海门警方缉拿归案,受害女子也得到10万元赔偿金。

  老陆的热心肠是大家公认的,其他单位如果接到老人或小孩走失的求助报警,在查找未果的情况下,多数请老陆“指点”,他也欣然接受。

  外地抓捕时被村民围困

  他把嫌疑人铐在警车上

  在15年的从警生涯中,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徒手抓歹徒、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了。

  2009年6月16日下午,海门街道发生一起两伙湖北人持械斗殴的恶性案件,参与斗殴的20余人均不同程度受伤,案件破获后,还有个别嫌疑人在逃。

  根据掌握的情况,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在老家“躲风头”,陆岑与两名同事组成追逃小组立刻赶赴湖北监利县。据说当地民风彪悍,如果有外地人进村带人是带不走的,本地的法院执行局进村子都被一百多人掀翻了警车,执法干警被毒打,后来启动武警部队才将嫌疑人带走。

  陆岑与同事们此前也有所心理准备,与当地派出所、刑警队3名带枪民警,5名联防队员组成11人的攻坚组开始进村实施抓捕。抓捕时,嫌疑人的大声叫喊引来100多名村民,拿着镐头、钉耙等农具,暴力抗法开始“抢人”。

  一瞬间,陆岑和同事们被围住并遭暴打,他死死地抓住犯罪嫌疑人并将其铐在警车上。最后,其他民警增援,他们才将嫌疑人带走。而此时,陆岑和同事们的衣服裤子都已经被众人撕破。

  曾经一次次惊心动魄、斗智斗勇的“较量”,在陆岑的嘴里变成了淡淡的述说。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