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启东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机制
2015-01-28 10:45: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2014年,启东市积极试行“三议”工作法、民情分析会和“四诊”专家库,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使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既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也改进党员干部作风,群众反响热烈。

  “三议”工作法

  第一时间落实民意

  “咱建群、是宝地,将你我、来培育……”1月21日,在启东王鲍镇建群村居住多年的王老汉应记者要求,顺口说唱起他们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以前的村规民约大伙儿记不住,更不要说执行了。去年村里创作了三字经韵律,村规民约朗朗上口,明明白白告诉大伙儿要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王老汉补充道。

  据介绍,该镇的22个村都尊重群众意愿,调整了村规民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提高村民参与管理主动性。

  “三议”工作法是启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一大亮点。

  王鲍镇党委书记王裕兵告诉记者,以往政府“帮”老百姓办事,不一定摸得准老百姓的心思。现在,推行“群众提议、村两委商议、村民代表决议”的“三议”工作法,让群众自己提需求,决策前和群众充分商议,实施中干群合力,从而让好事办好。不久前,王鲍镇九令村的网格指导员陈飞巡访时,很多村民反映:垃圾装袋后放于门前,难看又难闻,希望“统一购置垃圾桶”。村两委商议认为,这一提议能改善环境,村财政也有能力支撑,具有可行性。最终,该提议经村民代表会表决通过。

  民情分析会

  第一时间了解民情

  1月19日8:30,启东市汇龙镇临江村公共服务中心,村干部、网格联络员和镇网格指导员济济一堂,召开每周的社情民意分析会。

  面对记者采访,他们说起去年新华日报记者前来采访的情形。去年6月,村干部、网格联络员和镇网格指导员、镇计生办人员围坐一堂,准备召开每周的社情民意分析会,唯独不见村党总支书记秦忠和第一网格联络员李竞男。

  记者等来迟到的秦忠和李竞男,才知道村里近期正疏通涵洞、铺设波纹管,对全村的横河、泯沟开展集中整治,以确保汛期防汛安全。当天一大早,施工队的机械碾压到了第一网格内一户村民的农田,双方起了争执。由于秦忠和李竞男及时到场劝说,一场纠纷迅速消弭于无形。

  民情分析会上,网格联络员汇报上周各自网格内的情况,带回老百姓需求的做法。

  启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志强告诉记者:“群众工作难就难在一些干部不了解民情,和老百姓有距离。我们建立‘三强化三提升’工作机制,就是强化镇乡村居互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强化机关部门联动,提升综合协调能力;强化市级领导带动,提升示范引领能力,让每个层面的干部第一时间了解民情、解除民忧。”

  启东市有2263个“网格联络员”,各镇乡选拔优秀机关干部到挂钩村担任网格指导员,定期召开社情民意分析会,研究工作举措、化解群众矛盾。村级无法解决的难题,上报至市镇两级,由市、镇、村三级联动协调解决。在去年4月份一次分析会上,第三网格联络员黄斌提出,该网格附近一条泰安桥年久失修。因该桥位于汇龙和惠萍两镇交界,成了“两不管”。镇网格指导员吴俊娟听后,立马汇报给镇有关部门,由镇出面迅速与市有关部门沟通“联动”,将泰安桥追加为小型农村公益事业桥梁,明确市财政拨款改造,汇龙镇为建设主体。目前,泰安桥已完成图纸设计及工程预算,计划投资30万元。“没想到这个老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老百姓齐声叫好。

  通过社情民意分析会,仅临江村就搜集了租地造林、沟河疏浚、邻里纠纷等14类100多个问题,除了农路破损修复等7个问题上交镇市两级以外,百分之八九十都得到了及时解决。

  “四诊”专家库

  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为及时有效化解那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社会矛盾纠纷,启东于去年5月中旬启动了人民调解工作专家库。首批“入库”的130名专家,来自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等方面。他们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型等,及时进行个案会诊、现场会诊、专题会诊和联合会诊等“四诊”服务。

  前不久,数十名农民工来到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反映工程队老板沈某拖欠工资问题。调处中心立即从专家库中抽调施工建设、劳资纠纷处理、矛盾调解等方面专家连夜会审。大家一致认为:此事牵涉主体众多,很容易引发群体事件。考虑到沈某确实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决定采用一部分资金由房地产开发商和总承包商先行垫付、另一部分动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方法解决这起棘手纠纷。最终,经过市建工局、人社局、住建局等部门的多次协调,100多名农民工足额拿到了自己的工资。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