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足不出户就为爱车办理了年检手续,真是服务到家啊!”1月12日,家住海安县角斜镇来南村村民王先生拿到新的检验合格标志及环保标志后感慨地说。
王先生是南通“掌上车管所”正式上线运行一月以来的第500位服务对象。一直以来,南通市公安局车管所积极创新便民举措,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以上,连续三次荣膺全国“一等车管所”殊荣。
“只有绿色通道,没有贵宾通道,每一位办事群众都是‘VIP’。”车管所所长陆毅一语道出了其中的奥妙。
科技助力
倾心打造绿色通道
1月9日,家住南通市区的张女士专门请了半天假到车管所办理驾驶证换证,没想到10多分钟就领到了新驾驶证,张女士说:“不要复印不要填表,很方便。”
近年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一理念已成为这个车管所上下的共识。
“是机遇更是挑战,必须要充分借助科技手段来提升服务效率。”陆毅说,2014年12月26日,随着第一百万辆汽车上牌,南通正式进入了百万汽车城行列,他们更加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暑期“学驾热”就是一次赶考。该所考试大队大队长赵志勇介绍,2014年6月至8月间,平均每天三千余人次参加考试,考试民警几乎没有休息一天,依托“网上车管所”对学生群体提供预约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累计完成63000余人次的全科目考试。
为了打造一个“永不下班的车管所”,该所相继推出网上车管所、流动车管所、“警邮共建”车管服务点等便民举措,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举措,让广大市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家门口车管服务。今年,该所将重点做实“掌上车管所”服务平台,打造成群众“随身携带的车管所”。
同时,把为“权力关进笼子里”,南通市车管所率先在省内研发出“车管业务数据分析预警及辅助决策平台”,实现了对车管业务办理进行全过程、多角度数据预警,促使车管业务执法过程的规范、透明、公正。
延时服务
下班时间群众说了算
“真没想到几个人为我一个人的事情忙,延长了下班时间,让我心里很过意不去!”1月12日,安徽驾驶人老黄激动地说。
2014年12月19日,老黄赶到南通市车管所办理大货车转回当地业务,由于验车时车辆出了点问题耽搁时间,等赶到窗口时已快6点了,到了下班时间。
“这可怎么办,我今天还想赶回去呢!”老黄急了。而这时,机动车业务科副科长褚鸣几人二话不说,留了下来为老黄办理业务,核对手续、录入信息、整理封存档案、开具临牌,一道道手续忙完时天已经黑了,老黄拿着临牌连声道谢。
“下班时间我们自己说了不算、群众说了算。”褚鸣说,加班已成为家常便饭,每周一到周六都正常上班,面对越来越大的办证、办牌压力,民警每天都要等到办好最后一笔业务,接待好最后一名群众才下班,加上休息日的加班,一年下来,加班加点累计达500多个小时。
“一站式”服务
车管服务点搬进汽车城
1月10日上午,在南通车管所车辆查验场地上,民警陈斌正在一辆顶起车头的中型货车上爬上爬下、忙得不亦乐乎。
“车辆上牌之前的查验关乎行车安全,一点都马虎不得。”车管所教导员王泽华介绍。近两年多来,查获改、拼装等问题车辆353辆,督促10362辆存在制动、灯光等安全隐患的车辆进行了整改,从源头上杜绝“带病”车、报废车、拼装车上路。
“不符合标准的,一辆也不能上牌;符合标准的,加班加点也要给群众办好。”王泽华说,随着上牌业务的不断增加,车管所为了方便群众,增设服务点,优化服务格局,使车管服务网点遍布全城。2014年5月位于南通市区越江路的老车管所改造完毕,实现了驾驶证补、换证、新车上牌等业务的“一站式”办理,给港闸地区的群众办牌办证提供了便利。
同时,为了方便购置二手车的群众上牌,车管所还在二手车交易市场设立了服务点。民警左平介绍,这个服务点每天办理二手车过户业务近400笔,新车上牌业务近100笔,设置在交警三大队内的号牌中心实现号牌“立等可取”,不到2小时的时间,所有手续都可办理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