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二郎巷依水而建的市民法治生活馆,是姑苏区政府投资近80万元打造法治文化科技景观群中的一个项目,它通过分屏3D全息、多点触摸、头戴式播放器等当今前沿科技手段,将法治典故、法治人物、法治动漫游戏、法制电影集中呈现给广大市民,成为姑苏区法治文化的一张精美名片。
借助2500年吴文化的优势,姑苏区在传承人文、拓展阵地、丰富作品、创新载体等方面不断探索,已经形成三大法治文化景观群落,即以山塘法治文化街、桃园百廉馆、古胥门法治灯谜为代表的法治文化民俗景观群;以平江法治文化园、玉兰法治主题公园、象牙法治园为代表的法治文化公园景观群和以二郎巷市民法治生活馆、“天天12·4”法制宣传园为载体的法治文化科技景观群,勾勒出姑苏法治文化的绰约风姿。
2500年的吴文化既有忧国忧民的伍子胥严刑峻法、治国安邦,也有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兴办府学、以德治学,更有刚直不阿的况钟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法治如水,善施教化”的精神要义。姑苏的法治建设根植于吴文化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下,自然演绎出社会和谐、民生幸福的精彩篇章。
为给法治文化创作提供理论基础和人员保障,姑苏区还成立了区法治文化促进会,深度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及其表现形式,推出雅俗共赏的法治文化精品。他们将法治文化与漫画相融合,创作了漫画版的《中国法制史》;在一年一度古胥门元宵灯会上,千余条法制灯谜成为众多游人争相竞猜的“法制大餐”;微电影《老娘舅的幸福生活》以新颖的手法丰富了法治文化作品的形式,增强了感染力。今年举办的廉洁法治灯谜大赛,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灯谜爱好者踊跃参与,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互融互动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