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一起涉及三车连环相撞、车辆转让的交强险、商业险合并审理案件在虎丘区法院一审开庭。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庭审,法院当庭作出判决。尽管案情复杂,原被告争论激烈,但整个庭审过程井然有序。
据虎丘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王耀华介绍,由于对商业险案件接触不多,“两险”合并审理对民一庭法官而言一直是一个挑战。像文章开头的案子以前法官可能要开两三次庭才能下判,合并审理的效率优势难以体现。
为此,虎丘区法院针对“两险”合并审理案件探索了“1+2+1”模式:一是建立“1”个专业合议庭。分别抽调民一庭、民二庭法官组成道赔保险案件合议庭,专门审理争议较大、相对疑难复杂的“两险”合并审道赔案件。二是推行庭审“2”阶段模式。根据“两险”的内在关系,将庭审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以侵权责任和交强险法律关系为主要审理对象,侧重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和交强险的责任范围;第2阶段以保险合同关系为主要审理对象,将侵权责任作为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标的,侧重于合同的订立、格式条款的解释、免责条款的效力等。通过阶段划分,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又保障了庭审过程有条不紊、节奏紧凑。三是设立“1”个数学模型。根据“两险”的常见项目及计算方式设置函数并建立数学模型,输入案情要素即可自动生成各项赔偿金额及赔偿总额。目前该数学模型已用于道赔裁判文书的核稿、签发重要参考,在赔偿金额计算方面做到了准确、全面。
该模式实行以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14年以来,该院合并审理“两险”案件75件,多数案件实现了当庭宣判,案件自动履行率超过95%,无一件被改判发回,较好实现了优化审判资源、减轻群众诉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