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检察院利用人大代表交流活动的固定所场,在全区设立29个“人大代表之家”检察联络室,定期开展活动,检察官沉下身子,服务基层,延伸监督触觉,发现和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
今年以来,检察联络室共接待群众35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300多次,发现并移送职务犯罪线索8起。遇到问题就到“代表之家”检察联络室来咨询,已经成为铜山区部分群众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渠道。
察民情:群众一句话办了一大案
“我们镇建管站乱收费,不交费就阻止施工、堵塞工地运输通道,这事你们管不管?”一位村民向利国镇“代表之家”检察联络室工作人员反映后,检察官敏锐地察觉到,这种情况背后有可能隐藏着建筑管理部门的渎职行为,立即向院反渎职侵权部门转达了这一情况。检察院最后查实,李某在任镇建筑管理服务站站长期间,明知建筑管理费于2006年已被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通知取消,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仍利用职权向在该镇从事建筑施工的公司企业收取建筑管理费50余万元。在此案查办过程中,利国镇“代表之家”检察联络室干警还深入镇政府、村委会等进行同步调查,并前往其他镇、村查看有无类似情况。
架桥梁:一线解诉求涉检零上访
铜山区院检察联络室将控申窗口前移,坚持程序上便民、实体上亲民,真正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在基层,解决在首办环节,解决在初访环节,使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矛盾得到化解,避免了重复访、越级访等现象的发生。
今年初,山东薛城韩姓夫妇二人来到铜山街道“代表之家”检察联络室反映: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他们的儿子被一辆货车轧成重伤(五级伤残)。肇事者逃逸后被查获,但是交警部门不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也未予刑事立案。上访人只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肇事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16万元及后续治疗费。肇事者虽表示服从判决,但未能如数兑现承诺。上访人反复多次到有关单位反映都没有结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检察联络室反映情况,希望检察官能主持公道。面对韩姓夫妇期盼的目光,检察官们没有一推了之,而是满腔热情地受理了此案。通过初步调查以后将线索移送侦查监督部门立案监督,进入立案监督程序后不久,犯罪嫌疑人很快被该院以涉嫌交通肇事罪批准逮捕,嫌疑人表示认罪服法,愿意赔偿被害人一切经济失。
深扎根:做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
铜山区检察院在代表联络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各镇、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之家”为依托,全面推进“人大代表之家”检察联络室工作,铜山区检察院下发了《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创新代表联络工作活动方案》、《铜山区人民检察院代表联络工作室职责》,促使该院“代表之家”检察联络室工作走上规范化的建设、运行轨道。
“代表之家”检察联络室还积极服务辖区的重大项目建设,先后深入本地区2个街道办事处、16个乡镇、3个大中型企业、文教卫生、税务等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接受代表、群众的控告、举报、申诉以及预防职务犯罪调研30余次,形成调查报告4篇,其中两篇被省、市人大杂志作为工作创新的亮点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