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爱民固边典型——南通市边防支队吕四港边防派出所为了实现渔港的繁华平安,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将一流服务送到渔船、码头,被誉为“平安优质第一所”——
五色六网防控让鱼儿大海畅游
吕四港,是全国著名的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常年停靠船舶两万余艘次,每天人流量超过5万人次,海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4,年总产值上百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优势,带来吕四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渔港平安带来挑战。只有26名官兵的吕四港边防派出所在全国率先创新服务,积极打造“平安渔港”。“让鱼儿不受惊扰,在大海里信步遨游是我们的目标。”“八一”前夕,该所所长储琼富接受采访时说。
这些日子,有近400艘大小渔船停泊在吕四港休渔。“表面安静,不代表安全。”副所长周岳锋介绍道,这些船停泊在一起,有的船上没有人,有的船还会偷开出去……种种预料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越是这种情况,边防官兵越是绷紧安全这根弦,他们睁大警惕的双眼,每天都上船检查。前几天,周岳锋冒着酷暑上船例行检查时发现,一艘启东渔船上的液化气瓶输气管道布满油污,仔细查看,管子老化漏气。“由于正处休渔期,渔船集中停靠,如不及时处理,万一发生火灾事故,就会‘火烧连营,殃及池鱼’,船毁人亡,渔港遭殃。”周岳锋找来液化气软管,动手更换上新管。
“我们根据辖区船只危险程度,对港船采用蓝、绿、黄、橙、红‘五色’管理法,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建立和谐渔港促进会,选择四五个有号召力的‘船老大’,协助管理渔民;建立健全联调网、信息网、联动网、技防网、群防网、巡防网等‘六网’防控体系,确保了渔港的安宁。”储琼富介绍道。
爱民固边创新让渔民尽享安宁
“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调解,我们会惹出人命大事。”这两天,一碰到巡逻的周岳锋等边防官兵,渔民潘某就不好意思地打招呼。
处于休渔期的渔民都喜欢弄点小酒喝喝。7月5日晚上,潘某和徐某酒过三巡话语就多了起来,哪知言语不和,两人竟大打出手,弄得头破血流。一旁的群众立即报了警。周岳锋和一名民警出警。脾气倔强的两人互不相让。周岳锋制止住双方,让两人先冷静一下,第二天再处理此事。根据渔民的特点和两人的脾气,第二天,周岳锋找来和谐渔港促进会的船老大帮助调解,最终这桩差点转化为刑事案件的事在两人握手言欢中落幕。
“这些年,吕四港边防派出所创新的义务联防、‘双安’工程、执法检查‘回头看’、防网络电信诈骗、法制宣传进港上船、与困难百姓结对帮扶等固边安民举措,让我们吕四成为最平安的地方。”吕四镇党委宣传委员丁雪梅告诉记者。
吕四港边防派出所海防工作区面积26平方公里,辖区下辖4个行政村,海岸线10.5公里,有1.8万渔民。为更好地服务辖区百姓,吕四边防派出所在爱民固边方面推出了30多项创新创举,先后被公安部评为“新时期群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流动服务让渔民办证足不出户
季玉忠是吕四港渔业龙头老大,他的富泰水产品有限公司有70多条渔船、上千名工人,渔业高峰期作业人员有五六千名。“人员频繁流动,证件不规范,素质不高让我们公司领导很头痛。幸亏边防派出所推出了‘移动派出所’‘一站式服务’,上门为我们办这办那,解决这解决那……”
今年3月,季玉忠公司下属的10多条渔船的百余号外地渔民,急等《签证记录簿》《船舶航行簿》《出海船舶户口簿》及《出海船民证》等。按照常规,办理这些手续证件需要到渔政、港监、边防等部门来回跑。“一个小时一条船就是几两黄金,等不起啊!”季玉忠说。吕四港边防派出所协调其他部门,推出了“移动派出所”,把派出所“搬到”服务对象的家门口,实行“一站式服务”,水产公司、渔民可以不出门就办理完港监的《签证记录簿》《船舶航行簿》和边防的《出海船舶户口簿》《出海船民证》等手续证件,最大限度缩短了渔民进出港签关、签证的时间,提高了办证过关效率。
吕四港边防派出所还推出“讯息工作走在前”、“服务上门想在前”、“预约服务到船前”,警力全民下沉,坚持港口警务室民警坐班每天不少于5小时工作制,发布近海域气象、潮汐信息,宣传港口管理和服务新动态信息,并加强报港监管。在警务室设有调解室,化解渔民矛盾。去年以来,边防派出所官兵登船为渔民解答各类业务咨询、登船服务400余次,上门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200余次,受访渔民500余人次,渔民称赞边防官兵是“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