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岛上,湖心村村民老罗摇着小船,来到距岸边几百米远的太湖水域,给自家养的螃蟹喂食。“靠水吃水,太湖水越来越干净,咱渔民也越来越有盼头喽!”老罗高兴地说。
吴中区拥有太湖3/5的水域面积和近1/2的湖岸线,太湖是吴中百姓名副其实的“母亲湖”。近年来,非法捕捞、违法排污等不法行为高发,环太湖的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将环太湖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摆在了与惩治犯罪同等重要的位置,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预防”之路。
破坏太湖生态环境普通违规行为、普通刑事犯罪背后,除了表面上不法分子的个人行为,还存在公职人员不作为、滥作为的身影,甚至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仅2013年,该院就立案查处了发生在太湖流域、破坏生态环境的职务犯罪案7件7人。结合办案,该院预防科干警走访了国土、农林、环保等行政执法机关,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查处的相关职务犯罪案例,做好警示教育;研究支农惠农政策,摸清涉农资金数量、来源及流向,重大环太湖工程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深入乡(镇)、村、组走访,了解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台账登记、账目管理的不规范行为,及时发现廉政风险点,发出预警建议,做到有的放矢;2013年该院还专门就太湖水域的生态保护与辖区内多部门共建了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5次,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3份,开展职务犯罪宣讲19次,发送宣传资料580余份。
太湖多数岛屿、村镇地处偏僻,交通不利,信息相对闭塞。吴中区检察院还因地制宜组建“检察碧波行”服务团队,送法到环太湖村镇,将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延伸至洞庭东西山、光福、胥口等环太湖村镇,一方面开办相关法律讲座;另一方面通过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引入村干部选举及村官选任、与环太湖村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点对点”预防咨询等模式,为村书记、新任村官等基层干部把好廉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