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昆山建立社会公众评议员库
2014-07-21 10:22: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犯罪嫌疑人庄某与外甥孟某因琐事相互殴打,庄某用铁铲将孟某左手铲伤。 

  一起普通故意伤害案,昆山市检察院拟不起诉,那么社会上对这样的案件又会如何评议呢? 

  “庄某虽然打伤了孟某,但同时他自身也受到了孟某殴打,两人又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因琐事发生争执在现实生活中也属正常,只是手段激烈了一些,社会危害性还是比较小的,我建议刑事和解。”来自昆山高新区娄苑社区的张国渠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其庄某对自己的行为追悔莫及,在取保候审期间表现也不错,应该不会再鲁莽行事危害他人了,我同意不起诉。” 

  73,昆山市检察院对一起发生在舅甥间斗殴互致轻伤的案件进行了公开听审。有所不同的是,听审者不再局限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而是从该院多方走访调查,认真筛选组建而成的 “社会公众评议员库”里随机抽取的社会人士。这些社会公众评议员全程参加案件公开审查,他们有独立的评审室,能够充分表达观点,形成的评议团意见也将成为案件最终捕与不捕、诉与不诉、抗与不抗的重要参考依据。 

  据了解,昆山市检察院试行公开听审一年多来,听审人员的设计一直局限于代表委员、监督员、特约检察员的层面,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来自于机关部门,与听审真正面向社会公开存在差距。而随着越来越多案件实行公开听审,代表委员自身工作与检察听审“撞车”现象也时有发生,听审现场也时常出现“老面孔”。 

  为此,昆山市检察院组建了社会公众评议员库,研究制定了《社会公众评议员选任及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广泛招募公众评议员。招募对象的首要条件是富有社会正义感,既愿意也敢于为老百姓说话;其次要求报名者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有较强的理性判断、语言表达、问题处理能力;第三必须对法律、公益感兴趣且工作时间灵活,能够配合听审工作的社会人士。 

  该院通过一系列公告方式,向社会广泛招募公众评议员,而后经过身份审核、约谈面试,最终遴选出符合条件的人员组成社会公众评议员库,并接受专门的检察业务、保密培训。被纳入社会公众评议员库的有本地的退休教师和干部,也有外地退休来昆居住的社区党员,还有外企工作人员、社会公益组织代表等。 

  “这样的听审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是真正代表老百姓发表意见,我认为昆山市检察院的做法非常好,消除了检察机关的‘神秘感’。听审之后,我还将听审过程说给社区的民众听,他们也很感兴趣,说不知道原来检察院办案这么透明公开,透明公开就不怕不公正了。”社会公众评议员潘培余深有感触。 

  目前,该院社会公众评议员已听取了9名犯罪嫌疑人的公开审查,主要集中在邻里纠纷、家人亲友同事间的矛盾以及过失犯罪、轻微犯罪等。评议员在理性分析后提出的判断意见直接作用于检察机关的捕诉抗决定,成为最重要的群众意见,从而使过去单一粗线的公开听审模式更加符合社会、群众期待,有效促进了案件审查程序的完善、公开和透明,切实推进了检察工作的司法化进程。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