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昆山淀山湖镇淀辉社区作为淀山湖镇新型农民动迁安臵社区,常住人口 1.3 万多 人,其中外来人口 5000 多人。如何让这些居民和睦相处同享社区生活带 来的便捷和快乐?淀辉社区三大工作法巧解“融合方程”,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动迁安臵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解法一:精彩小戏,吸引居民走出家门交流
近日,一场以“淀辉人家”为创作主线的文艺巡演在淀辉社区热闹上演,让居民开怀大笑。在赏戏居民中,不仅有本地居民,还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而在以前,由于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家基本都是关门过日子, 由此产生隔阂。“只有让居民走出家门,才会实现交流,融合才能实现。”淀辉社区党支部书记林娟告诉记者。正是源于这种想法,淀辉社区想方设法开展社区小戏、百姓讲堂、社区广播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大家走出家门互相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
解法二:出租房屋超市,搬掉居民融合的“绊脚石”
近日,从四川来淀山湖镇打工的何英通过“出租房屋超市”找到满意的 房子,非常高兴。随着外来人口居住量的增加,淀辉社区治安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去年5 月,淀辉社区依托社区警务室,成立免费“出租房屋超市”。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房屋信息采集公布,外来求租人员通过“超市”找到合适房源后,由警务室工作人员联系房东实地看房,牵线搭桥成功,警务室核查承租户身份,监督签约。“以前,我们重管理、轻服务,尽管投入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如今用服务换取归属感,搬掉了阻碍社区居民融合的绊脚石。”淀山湖镇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焱表示。
解法三:居民当管理者, 共创社区幸福生活
王从宏是一名新淀辉人,因为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所以报名成为一名社区管理人员。每天,在淀辉社区香馨佳园小区巡查,他都像对待家中的财物一样仔细。“一个社区 1.3 万多名居民,必须有一个桥梁,才能把服务工作落实 到每家每户。”林娟表示。为此,社区从居民中发展社会管理信息员、物业管理员以及居民小组长等队伍,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工作责任到人、措施落实到位的社区管理大融合、齐参与、共管理的格局。
林娟觉得“本地人”是社区的新住户;而“外地人”在淀山湖镇工作、在淀辉社区落户,也是社区的新住户,在她眼里没有区别,都是“淀辉一家人”。
淀山湖淀辉社区作为新型农民动迁安臵社区,常住人口1.3 万多人, 其中外来人口 5000 多人,如何做好“融入”的文章,念好“和谐”的经,成 为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挑战。淀辉社区通过三大工作法,集服务、管理于一体,变社会人为社区人, 巧解动迁社区的“融合方程”,不仅化解了各种“疑难杂症”,还让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人”走出家门,形成邻里相帮互助的“熟人社区”,让大家都能在社区找到归属感,构建起多元化的和谐社区,真正实现居民事自己管,小区事大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