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迁市宿城区,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年轻人,组建成一支担负着城区街面巡逻、处置突发事件、快速机动化的巡特警队伍。他们是宿城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因工作突出,该大队先后被宿迁市公安局、区委区政府记集体三等功三次,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十八大安保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创新“蜂巢式”巡逻
构建无缝防控网
“幸福路中队请注意,有十几名小青年携带棍棒正朝河滨公园处聚集,有群殴的嫌疑,请尽快赶往现场。”巡特警队员在智能移动警务工作站里,一边紧盯着监视屏一边报告情况。这是宿城公安分局巡特警“蜂巢式”巡逻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支专业的治安巡逻力量,巡特警大队的主要职能是“巡防、处突、保卫”,为充分履行这一职能,宿城分局巡特警大队构建了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实行网格化,在主城区建设三个固定警务工作站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三个智能移动警务工作站,并依托智能移动警务工作站,创新“蜂巢”式巡防警务模式,实行动静结合,无缝对接,有效压降街面案件。
该大队以移动智能警务工作站为平台,实施“蜂巢”式巡防警务。利用移动智能警务工作站作为巡防平台,根据巡区警情、人流、民意等具体情况,动态布置警力,从智能移动警务工作站向外释放警力,同时充分利用智能移动警务工作站所具备的功能,开展视频巡逻、盘查人员实时查询比对、服务群众等为一体的动态立体式防控模式,织密防控网络,压缩犯罪空间,监控不稳定因素,盘查可疑人员,服务辖区群众。
开展“网格化”巡逻
创建警民联防网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为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整合社会力量参与街面巡防,宿城分局巡特警大队围绕“格、空、网”、“专、兼、群”、“动、静、卡”九个字,盘活现有警务资源,重组主城区巡逻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推行了巡警队伍与辖区网格信息员、“红袖标”队伍、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联动巡逻工作新模式,形成了网格信息员巡“点”、志愿者巡“线”、巡特警掌控整体的大巡防格局。在全区构建起了一张全覆盖、无缝隙的警民联防巡逻防控网络。
针对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热点难点问题,他们成立了打击街面犯罪专业小分队,采取警便结合、日蹲夜守等措施,适时组织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盗窃车辆、涉毒等专项行动。2013年以来,共查破获各类案件600多起,抓获嫌疑人员1000多人。“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
此外,针对公交车上扒窃、性骚扰等案件易发多发且防范较为难度大,发案后取证困难等问题,巡特警大队以源头信息采集为基础,借助科技装备、通讯设备等硬件,通过监巡对接,有重点开展防范打击,努力打造“平安公交”品牌。
通过“拉练式”训练
确保战时打得赢
针对治安形势的复杂性,何以回应群众的新期待?该城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潜心制定各类反恐处突、维护稳定的工作预案,组建防暴处突机动队,并通过紧急集合拉练的方式,进行封闭式、高强度训练。他们通过专业演练活动,坚持从细节抓起,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术、练心理,着力在提高战术水平和单兵作战能力上下功夫,确保不论是单个民警、一个巡组,还是整个队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着火了!”5月6日下午3时许,队员张能、蔡志坚二人巡逻至洪泽湖路时,忽然听到有群众呼喊,二人立即赶至事发现场,只见市浦发银行北门绿化带内一广告牌着火,火势凶猛,眼见大火就要烧到附近的汽车,张能、蔡志坚二人立即到浦发银行营业厅,操起干粉灭火器,奋力将大火扑灭。在公安机关诸多警种中,巡特警无疑是“管事”最多、工作最琐碎、与群众接触最为密切的警种之一。该大队在内强素质的同时,狠抓真诚为民服务。
如今,走在宿迁市城区街头,经常会看到巡特警为游客指路、搀扶残疾人过马路、帮老人拎东西等温馨的场景,他们用一件件为民、亲民、爱民的“实事”,弹奏出一首首和谐的“警民连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