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一早,如东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王建便出现在了双甸镇田季村村民家中。他说,每周要下去一天,收集民情民意,之所以选择星期日,一来,不耽误自己平时的工作,二来,村民大都会在家中。
今年2月,如东县公安局启动“包片挂区”活动。公安局党委一班人深入挂钩所队和活动联系点,了解基层一线民警和市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所念;319名机关民警挂钩253个行政村(居),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结对帮难解困。
“地理距离往往成了警民距离,只有经常到群众中去,才能知群众冷暖,解群众难题,缩短群众与民警的距离。”副县长、如东县公安局局长程军对此深有感触。
“输血”变“造血”
带领“穷亲戚”脱贫
如东县掘港镇八总村村民管爱军是不幸的,四十不惑的他患上了尿毒症,并引发了多种并发症,靠着两天一次的透析维持生命。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有着一位一直牵挂他的警察“兄弟”,如东县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于振华。
两天一次的透析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且大笔医疗费使得这个家庭“债台高筑”。起初,于振华每次去看望管爱军时,都带些营养品,给些生活费。管爱军的妻子张某觉得,靠人家捐赠不是办法,找个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养家的工作才是根本。4月15日,于振华得知如东一家银行要招聘保安的消息,带着她往返保安公司和银行。最终,张某通过面试,顺利进入了银行,每月有着2000多元的收入。
其实,如东县公安局319名机关民警都在农村或社区结了一门“穷亲戚”。去年初,如东县公安局开展“结对低收入家庭活动”,定期到困难群众家中,了解家庭生活现状、致困原因、心理状态及目前需求,并逐一登记建档,确定针对性帮扶思路。仅今年4月,机关民警共走访帮扶家庭117户,赠送扶贫款20000余元,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0余条。
“搞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能够直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如东县公安局政委沈健介绍说。
“龙套”成“主演”
领衔社区防范
“你们反映的马塘车站南面有妇女站街招嫖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侦查,暂时没有发现违法犯罪嫌疑……“4月16日,治安大队大队长康传兵一到挂钩的马塘镇沙庄村,就向群众“报告”起了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群众“交办”的。
“包片挂区”活动开展后,机关民警每周都要抽出一天的时间到挂钩村居,收集民情民意,并限时答复。群众对机关民警的工作非常支持,所寄予的期望也越来越大,相应地,每个机关民警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也就越来越重。
针对村民“村居群防群治工作较弱”的问题,治安大队同马塘派出所组建了“夕阳红”义务巡逻队,组织志愿者开展治安防控工作,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今年2月27日,马塘人张某通过QQ结识了一名女孩,后将女孩骗至宾馆强奸。马塘派出所将案件通报给义务巡逻队,要求工作中注意发现。3月2日,巡逻员就提供了线索,帮助民警抓获了张某。
群防群治、邻里守望,不仅村里偷车、入室盗窃案件明显减少,居民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也逐渐下降。
“做事”不“做客”
群众意见变决策
“每次节假日到县城购物,交通比较拥堵,找一个停车位也难。”3月14日,丰利镇居民常鸿鑫向在丰利举行警民恳谈会的交警大队长朱亚昌提出意见。
回到单位,朱亚昌立即向张健君副局长汇报,主动协调县城管等部门,梳理县城区现有停车资源,增设了临时停车泊位1200多个和1家可容量40余辆大型货车停车场,逐步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和乱停乱放、阻碍通行现象。
群众的意见变成公安工作的决策,其实对于如东公安来说,也是一件不再稀罕的事。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如东公安局立足局党委、部门领导、机关民警、基层民警等层面,开展群众意见征求活动,努力做到“民警围绕百姓转,警务围绕民意转”。
在如东,盗窃电瓶车、小额诈骗等小案占据刑事警情的七八成。刑侦部门包村走访时,很多群众反映,这些“小案”一直影响着群众的安全感。对此,如东公安局实施“破小案保民生工程”,对小偷小摸等案件发起攻坚。较去年同期相比,民生类案件破获率提升了7个百分点。
现在,群众不仅可以借助警民恳谈、座谈等载体,与民警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微博、警民E家网站、QQ群等网上渠道键对键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