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参加了南通通州区政法委召开的政法队伍建设微型现场会,亲历了他们通过业务交流锻造政法队伍的新做法,也感受到一支业务过硬队伍,是公正司法的保证,更是赢得百姓信任的关键。
调解文化贯穿队伍建设始终
“温馨满满的布置、笑容可掬的民警、热气腾腾的清茶”,这是通州区二甲镇78岁曹老爷子对派出所调解室的印象。调解工作自2003年开展至今,通州区通过层层推进,已开始打调解文化的品牌。由于调解是一个以柔克刚的过程,该区将“和为贵”的文化注入纠纷调解之中,变“调解文化”为“文化调解”,在多个派出所建立了文化调解室,让百姓感受调解文化的魅力。
用中华传统“和”文化特色布置调解室墙壁,以柔软质材的家具为主导,花草、盆景点缀其中,布局典雅静幽、绿意盎然。温馨的视觉效果加上舒缓轻柔的背景音乐,让人感到十分舒心平和。“这种设计,不仅能让纠纷当事人一进去就能感到依法不伤和气的调解气氛,能在心平气和中消除隔阂,达到化解矛盾纠纷的目的。”城中派出所所长顾建峰说。
调解室里处处是和谐文化,这些细微之处的文化影响着矛盾双方的心理,为调解成功打下基础。
“婆婆对她不好,我说什么也不让女儿回去!”家住姜灶镇的秦母一边喊叫着,一边火急火燎地走进姜灶派出所的调解室。
“别着急,先喝口茶,再慢慢说。”民警递上清茶一杯,一次性纸杯上印着的“家和万事兴”赫然醒目,秦母捧着纸杯看了半天,慢慢安静下来。良久,她喝下一口茶,自言自语到:“是啊,家和万事兴。”
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引导下,民警的调解很快发挥作用,秦母接受了亲家母的赔礼道歉,同意让女儿回婆家生活,两家人欢欢喜喜地离开了派出所。
“家和万事兴”、“远亲不如近邻”、“家有一老是一宝”等“杯体”文化,为调解家庭、邻里和赡养类纠纷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要小瞧这些纸杯,有时候它们能一语点醒梦中人,让调解工作变得顺利。”通州区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杜爱华点评说。
这样的调解文化,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缓解矛盾的环境,同时也为专业心理咨询师、专业调解员们提供更好展示能力的平台,他们在为纠纷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排解不良情绪的同时,也历练了他们调解本领。
典型示范培育一批调解人员
“毫不动摇地坚持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践行群众路线,公开、公正、公平的参与调解工作’引领政法队伍学有榜样,非常契合全市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南通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马秀华说,“这是通州政法政工例会的创新之举,通过微型现场会推广典型有助于将盆景培育成花园。”
通州区司法局副局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副主任丁华斌是“全国人民调解能手”,他在会上介绍了他的“心窝里装着人民群众”的工作方法。勇于担当、善于倾听、勤于学习、精于分析、巧于引导、敢于拍板是他总结的调解工作六条原则,让他及他的团队在做调解工作中形成了敢于打硬仗、善于打硬仗的优势。
“为了群众,站好立场处理问题”,是他取得群众信任的法宝。他曾经处理过一起一小男孩在医院意外死亡事件。死者亲属数十人集聚医院,警察在维持秩序,围观群众达数百人。丁华斌赶到现场后,看到乱哄哄的现场,他知道只有抓住矛盾主要方面,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找到孩子父母,把他们拉到一边,“你们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这样能达到目的吗?我来告诉你们应该怎么办。”他一下子就抓住男孩子父母的心,一番推心置腹地交谈后,孩子的父母及亲属不吵也不闹了。孩子的父亲一下子跪在警察面前说:“儿子没了,要是老婆再跑了,我这个家就彻底完了。”
孩子母亲也声泪俱下:“我是贵州人,不大会干农活,在家里有地位就是生了个儿子。如今儿子没了,我的半条命也没了。”由于夫妻俩人提出的要求有理有据,医院方主动增加了赔偿额度。
2013年,通州区调处中心调解纠纷,理赔额达2745.18万元,成功率和满意率100%。很多当事人,进门时,哭哭啼啼;出门后,千恩万谢。
驻村群众工作室密切了群众
群众从哭哭啼啼到千恩万谢,反映了百姓对通州政法部门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来自于通州政法队伍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
35个“法官驻村群众工作室”,形成了司法队伍建设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司法职能发挥与社会治理相融合的护民爱民司法服务品牌;将轻微刑事犯罪案件所涉及民事赔偿部分纳入“检调对接”,修复已经破坏的社会关系,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
2月19日清晨,平潮法庭庭长朱洪带领平潮法庭审判长、刘桥镇长岸村驻村法官张红娟、书记员杨洋跋涉十多公里,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张老太上门解决赡养纠纷。
当事人张老太家住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长岸村,现已85岁高龄,因所育的6个子女均不愿承担对老人的赡养义务,而将其告上法庭。张老太孤苦一人,仅靠着村里每月120元的补助生活,实在难以为继。
考虑到张老太行动不便,且正月里老人的6个子女都在家中,便于矛盾化解,朱洪与长岸村村委会取得联系,与驻村法官张红娟一道赴村为张老太处理案件。
张家两代人见到法官,都诉说自己的难处和对方的不是,“都是一家子人,老这么翻旧账,无助于问题解决。既然大家信任法院,那就由我们来做工作。一起多往前看,把疙瘩解开了。现在正是传统春节正月里,一家人其乐融融才是真道理。”朱庭长一席话调节了现场气氛。
由于驻村法官张红娟对他们这个家庭情况比较熟悉,便开始说起赡养老人是不附带条件的法律规定,以及中国强调百善孝为先,不赡养老人在哪儿都是讲不通的村风民俗。近4个小时的调解说服工作,最终让张老太与6个子女达成调解协议。
“培训政法干警为民服务本领,是贯彻公正司法的基础,”通州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何新华说,“我区在注重队伍素质教育的同时,狠抓各部门的业务交流与提升,在实战中不断提升政法干警服务群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