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苏州相城法治文化“软实力”成农村发展内动力
2014-05-09 14:10: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近年来,苏州相城司法局大力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文化覆盖农村,把法治文化元素融入农村建设、渗入农民生活,使法治文化“软实力”成为农村发展的内动力,从环境建设到民风转变,由外而内地将农村扮靓一新。

  法治文化阵地打造“美丽农村” 

  渭塘珍珠闻名遐迩,渭塘镇充分利用这一品牌特色,在镇中心翡翠家园社区打造了以珍珠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的法治明珠公园。公园入口,以五彩丝带旋绕一颗璀璨明珠为造型的雕塑,加之花岗石为背景镌刻的“法治明珠”四个字,完美清晰地展现出公园的主题特色;公园内,篆有法律知识、法律故事、法制名言等内容的长廊、石凳、彩灯、雕塑、石刻等景观物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风格迥异、随处可见。

  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相城司法局立足“一地一品”,坚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环境相协调、与生态相融合、与生活相配套,构建起广覆盖、多主题、多层次的立体式法治文化传播体系,沺泾社区法治文化公园、御苑家园法治石雕景观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应运而生。

  为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向基层覆盖,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浓浓“法”意,2013年,相城司法局又全面启动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示范点创建,并命名表彰了首批区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示范点”。

  此外,阳澄湖镇法治文化公园、北桥街道灵峰法治长廊、太平街道金澄法治广场等5个阵地还获评苏州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行走在基层,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宣传街、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市场等20多个主题鲜明,风格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比肩而立,成为农村建设一道靓丽风景,给农村环境增色的同时,更丰富了农村建设新内涵。闲暇时光,看看法制故事,猜猜法制谜语,已然成为村民的生活乐趣。

   法治文化实践创建“和谐农村” 

  走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北桥街道灵峰村,映入眼帘的是,新颖别致的农家院舍,洁净优美的村容村貌,功能齐全的活动中心,和睦相处的乡里乡亲……处处呈现一派祥和文明的景象。

  近年来,灵峰村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先后在村中心地段开辟法制宣传专栏、建成300多平方米的法制学校和灵峰法治文化园,并依托法制学校和村活动中心,定期开展法制讲座、法治文艺演出等主题活动,不断增强村民法制观念,创建民风淳朴的和谐家园。

  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建设的灵魂。相城司法局以法治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快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前进步伐,以法治文化熏陶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法治化管理的水平,促进民风转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全区已有30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2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省市创建达标率分别为20.5%和77.8%,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100%。

  法治文化活动营造“幸福农村” 

  “电影短而精,讲述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情,感觉很真实,特别受用。”“真希望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生活,又学到了知识。”今年4月11日,全区首场法治微电影展播在渭塘镇翡翠家园社区成功首映,社区居民们看完电影仍意犹未尽,相互谈论着剧情,交流着感想。

  此次首映的《普法专家》、《谢谢您》、《税缘》、《遗落的母爱》、《常囧》等微电影,讲述了中国式过马路、购物消费时不索取发票以及未婚先孕遗弃孩子等故事,都是社区居民熟悉的社会问题。法治微电影展播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在全区各镇巡回展播市法治微电影优秀作品,预计播放100场次、观看10000人次。

  秉着让法治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的理念,每逢“三下乡”、法治文化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相城司法局都会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百姓送上多彩的法治文化盛宴。

  “六五”普法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巡回讲法”、“法治文艺节目巡演”、“法制电影进社区”、“法治相城 和谐家园”法制书画摄影展等活动80余场次,发放宣传册、宣传折页、宣传图画、漫画手册等宣传资料23万余份,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丰富了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在润物无声中培育着百姓的法律意识。

  此外,相城司法局还利用文化搭台,普法唱戏,将法治文化建设搬上了乡村戏曲舞台,充分挖掘当地民间艺术资源,整合文艺力量,创作推广了一批小品、歌舞、说唱、评弹等法治文化精品,以汇演、巡演、调演等形式,把法治文化传播到田间地头。

  “六五”普法以来,先后开展“十年普法惠民生,和谐相城齐共建”、“‘六五’普法巡演”等大型文艺活动25场次,让百姓在欢乐中感受法治文化,在笑语中诉说着幸福。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