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水是长寿之乡、古城如皋的别称。江风海韵孕育了雉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沿江沿海大开发催生着如皋腾江越海的勃勃生机。在这片热土上,有一群检察人,他们视群众如亲人,用正义之剑守护着法治的蓝天,用真情善举滋润着百姓的心田,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爱的华丽诗篇。
为民亮剑,写出爱的最强音
2011年末,如皋市检察院连续收到有关社保系统干部黄某职务犯罪的举报信。社保问题无小事,检察长果断下令:“不管是谁,只要动了老百姓的保命钱,都必须一查到底!”
该院在全院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成立证人组、账目查询组、讯问组、搜查组、定损鉴定组等多个工作小组,白天同步开展工作,晚上综合分析比对信息。办案人员连续调查受害人80余名,调查证人180余名。经过近两个月的攻坚,黄某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违规办理退休手续、贪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受贿赂等犯罪事实浮出水面,同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后黄某被如皋市法院以滥用职权罪、贪污罪、受贿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数罪并罚,判决有期徒刑19年,成为该院反渎部门成立以来办理的第一大案。该案在当年被评为全省反渎“十大精品案件”,相关办案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批示推广。
“心若琴兮,为民心动”。3年来,如皋市检察院持续打出爱民护民组合拳,在社保、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民生热点领域频频亮剑。面对人民群众打造廉洁如皋的殷切期盼,如皋检察人用行动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也为自己赢得了全国检察机关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优秀反渎职侵权局等一系列荣誉。
敢为人先,写出爱的温柔情
2012年夏,家住如皋市丁堰镇的老蔡,因赡养问题与子女发生争吵,并被小儿子用木棍打伤。在好心人的指点下,年逾七旬的老蔡来到如皋市检察院,向检察官诉说自己的遭遇。虽然赡养纠纷不属于检察信访受理范围,但考虑到老人的诉求合理且生活难以为继,该院还是启动救助被害人相关程序,为老蔡申请司法救助金2000元。然而,面对以后的生活,老人仍然一筹莫展。
多年来,像老蔡这样的特殊群体始终让如皋检察官牵挂在心。
爱到深处,其情也柔。为了帮助这些急需救助的特殊困难群众,如皋检察人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探索创新之路。经过两个多月的奔走、宣传、协调,2013年3月,他们依托该市慈善基金会,在南通市率先设立“雉水检爱”司法救助专项基金,通过自筹、吸纳社会捐资专项用于检察环节司法救助。随后,又携手江苏熔盛爱心基金会、南通泰慕士爱心基金会成立司法救助协作联盟,建立起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联动的“爱的联盟”,凝聚众人心,传递正能量。截至目前,司法救助专项基金已对24名刑事案件被害人发放救助金12.9万元。
怀着对案件当事人的关爱,如皋市检察院率先建立南通首家便民服务工作区,设立“网上群众工作区”网站,让每一个当事人参与诉讼更加方便;怀着对社会公众的关爱,开设“如皋检察”官方微博、“正义如皋”公众微信,让群众与检察机关互动零距离;怀着对未成年人的关爱,率先创设“青春守护站”维权工作品牌,获评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怀着对党员干部群体的关爱,兴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每年近千人到这里涤荡灵魂、净化心灵。
成就梦想,写出爱的新篇章
“我是百姓之家网的记者,由于贵院的不立案决定,引发了40多户署名举报的村民集体访……”。
2013年3月11日上午,如皋市检察院会议室内,主席台两边,7名年轻的检察官与7名“媒体记者”,正进行着激烈有序的问答互动,“媒体记者”针对案件中的实体、程序问题连珠炮地提问,检察官则认真记录着对方所提的问题,围绕法律法规、检察机关职能作用及当事人诉求等方面,释法说理,逐一解答“媒体记者”的疑问。这是该院开展新闻发布会模拟演练活动的精彩一幕。
如皋检察院党组认为,加强岗位培训、实行多岗锻炼,让每一个干警成长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这是对他们最大最真的关爱!
于是,院党组发出一份份调查表,了解干警所需所求;院领导与干警一次次促膝谈心,知晓干警所思所想;迅速搭起一个个“小舞台”,让优秀干警才华尽展、脱颖而出:演讲辩论队成立了,干警们既当导演,又当演员,精彩的演讲、激烈的辩论不时上演;“双岗锻练”的风向标明确了,农村地头、百姓家中不时出现检察官的身影;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共建的“雁翎工程”启动了,连续多年多名干警担任“联助书记”……。
3年来,该院年轻干警成长迅速,3人被提拔到院领导班子,20人被聘任为中层以上干部,4人入院工作三年即因工作表现突出被提拔为中层副职,7名35岁以下干警被提拔为部门正职,成长为业务工作的带头人。在检察条线、机关党建等各类活动中,80余人获得了150多个各种荣誉奖励,树立了检察机关人才辈出、检察干警奋发向上的优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