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从“土制影像机”到“DNA数据库”看南通刑侦科技发展
2014-04-28 17:04: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30多年前,他们没有任何刑侦器材,破案装备靠土法自制;30多年后,他们拥有了建成了数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刑事技术中心,建立了自己的DNA实验室,数十项刑侦科技成果领先全国。他们是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公安刑事侦查队伍,他们保持了23年命案破案率在95%以上,其中有10年破案率为100%的骄人战绩,他们就是被国务院授予“特别能战斗刑警队”荣誉称号的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近日,警方编辑部走进南通刑警支队,探访几代刑侦人锐意进取,刑事技术飞速发展背后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 

  土制:柜子里装上灯泡就成了影像机    

  上世纪80年代,南通公安经费紧张,没有刑侦器材和技术设备,给破案工作带来很多制约。那时的侦查员们克服困难,自己动手,土法上马,制作刑侦技术器材设备。首先要解决现场痕迹物证的拍照阴影问题,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设备,技术人员在现场上提取的物证拿回来照相时会出现阴影,不能固定犯罪现场和涉案证据,他们请来后勤处的木工做了个木框子,上面放一块透明玻璃,下面固定一块磨砂玻璃,中间装了4个日光灯,这样将提取的物证置放在磨砂玻璃上,将日光灯打开,从上面往下拍摄,照相时就能够起到脱影效果,这样就解决了阴影问题。

  拍照片后洗照片没有影像机怎么办?同样,他们又请木工做了一个床头柜似的东西,里面装上红灯泡和白灯泡,上面装两个开关,柜子面板上放一个长方形框子,框子上放一块透明玻璃,一个简易的影像机就制成了。没有暗房怎么办?他们就将办公室的一面墙刷成黑色;照痕迹相片,焦距很重要,就请机床厂在自来水管上铆上螺丝,做成可以升降的三角架;没有勘察工具箱,就上街买了一些常用的榔头、刷子、钳子、起子、铜粉、金粉、银粉等工具。就这样,南通地区刑侦技术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20世纪90年代 

  引进:有了自己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科学技术把南通刑警磨砺成为一把所向披靡的尖刀。这一切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那应该从指纹自动识别仪的引进说起”,侦查员老方说,记得还是在1996年“1·2”大案侦破过程中,指挥部派出工作组到上海联系开展工作。在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技术中心,南通的刑警大开眼界:一台指纹自动识别仪,一秒钟自动比对两万枚指纹,而这两万枚指纹如果在南通,要由10名刑警看上整整一个月!科技的力量让南通刑侦人震惊!从那以后,科技强侦便成了南通刑侦人的梦想。

  1999年1月,南通市公安局筹资150余万元,建成市县联网的大型指纹网络系统和痕迹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一秒钟自动联网比对指纹4.8万枚。以此为标志,南通科技强侦走上了一条快车道。

  新世纪之初至今 

  创新:一批刑侦科技创新领先全国    

  进入新世纪,南通的刑事技术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刑警支队技术中心拥有四千多平米的独立大楼,九个专业装备了 DNA自动工作站、3130遗传分析仪、5993N型气质联用仪、三维视频显微镜、多波段文检仪等一批国内领先的仪器设备。一批年轻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在全国刑事技术DNA检验领域,南通刑警声名赫赫。现在,南通刑警破案已不再是那种大兵团作战,而是高度精确打击。

  去年5月,狼山长江码头发生一起杀人案件,一船民的女儿王某被杀死在船上并被焚尸,该案件性质恶劣。而现场因焚烧、救火被极大破坏,给破案带来极大困难,侦查人员从现场的蛛丝马迹入手,运用DNA等先进技术,仅12小时便锁定嫌疑人,这样的破案速度和效率,是十几年前不可想象的。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