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第一个成立服务吸毒人群的民间社会团体,将其纳入社会化管理范畴,让饱受歧视的他们有了“戒友之家”;
在省内,第一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解决了禁毒社工待遇保障问题,为禁毒工作开展增加了资金支持;
在全国县级市中,第一个建立完善的区镇禁毒工作标准体系,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社会化禁毒格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呈现出新的质态。
“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病人,帮助他们戒毒、康复是平安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昆山敢为人先,建立了科学完整的机制和体系,推出了许多创新工作方法,为打造‘升级版’平安昆山作出了重要贡献。”昆山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禁毒委副主任何苏华说。
在专业队伍、成员单位、社会志愿者、社工的共同努力下,昆山社会化禁毒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地籍吸毒人员管控率、社区戒毒执行率、戒断三年未复吸率等指标在全省均名列前茅。去年11月,昆山禁毒委被国家禁毒委命名为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单位。
专职——禁毒工作站21个乡镇全覆盖
“今天是元宵节,过来看看你们!”2月14日,昆山巴城镇的禁毒社工王俊超照例来到帮扶对象李某的维修店。李某放下手头上的活,热情招呼:“你放心,那些东西我们永远也不会沾了。”
李某、黄某夫妇是昆山涉毒较早的“夫妻档”海洛因吸食者。2010年初两人强戒出所后,王俊超巧妙地以他们上高中的儿子为桥梁,走进了这个家庭。为了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回归社会,王俊超动了不少心思。看到李某闲暇在家痴迷电脑,王俊超就为他报了一个电脑维修培训班。之后,李某在镇上开了一家电脑维修店,慢慢地生活富足起来。一年后,夫妻二人成功戒毒,儿子成功考取一所知名医科大学。说起王俊超。一家人别提多感激了!
王俊超是昆山市自强社会服务社的一名专职禁毒社工。像王俊超这样的禁毒社工,昆山共有54名,他们每个人“对接”20名吸毒人员。在他们的热心帮扶下,一批吸毒人员就在自己的社区里慢慢戒除了毒瘾,渐渐融入社会大家庭。
成立于2009年初期的昆山市自强社会服务社,是全国第三家、江苏省第一家禁毒社会民间团体。昆山自强服务社下设21个工作站,他们以21个乡镇、街道社区戒毒办公室为阵地,开展辖区内吸毒人员戒毒康复等帮教管控工作,禁毒社工力量做到了全覆盖。
据了解,昆山自强社会服务社成立以来,共建立社区戒毒康复个案服务983个,开展上门访谈56395人次,开展常规尿检15935人次,发展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290人,为切实有效管理吸毒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门——“政府购买服务” 社会化禁毒
戒毒是一场“攻心战”,考验社工的专业水平。
昆山自强服务社的社工们有的虽然是大学生,但此前学的专业并不对口,加之社会阅历较浅,和吸毒人员打交道没有经验。为此,昆山自强服务社专门邀请知名高校教授上门开展培训,同时鼓励社工报考国家社会工作等级考试。
“通过职称考试,可以涨工资,既能学到东西又能得到实惠,何乐不为!”昆山自强服务社干事长沈雍告诉记者,目前各站的社工们,都是由政府购买服务向社会招聘来的,本来大家干的就是“良心”事业,有了待遇保障,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在机制的激励下,目前昆山自强服务社共考取社会工作师(中级职称)5名、助理社工师(初级职称)15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社工持证率远远高于全国同类机构。
2012年7月1日实施的《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给禁毒社工们再次带来了福音。其中关于“实行层级晋升”和“设立岗位标准和调整机制”条款,进一步解决了上升空间问题。
在昆山,“政府购买服务”还更多地体现在对禁毒预防教育宣传的大力支持上。昆山市禁毒办副主任乔文忠告诉记者,在2012年昆山市开展的首届公益创投活动中,昆山自强服务社申报的《关爱成长心灵 构筑心理防线》和《构筑家庭拒毒防线——吸毒人员家属互助计划》两个项目成功“中投”,获得了35万元的政府资金支持。
据介绍,《关爱》项目是在昆山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毒品危害和预防的系统课程,2013年再次“中标”昆山市公益招投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获得22万元资金支持。此外,由昆山自强服务社联合市妇联设计的《走出阴霾、重沐阳光——涉毒家庭未成年人关爱计划》,以及联合市团委、市总工会设计的《新昆山人禁毒预防计划》,成功获选昆山第二届公益创投项目,获得29万元项目资金支持。
“昆山禁毒委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禁毒项目,在我省尚属首例。”乔文忠告诉记者,借力政府资源,有力解决了禁毒社会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基础工作得到有力夯实。
专注——区镇禁毒工作标准体系
禁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职能部门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011年,昆山出台《关于全市禁毒工作标准体系建设百分考核的意见》,在全国县级市中,第一家建立了完善的区镇禁毒工作标准体系,使得社区禁毒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规范,社会化禁毒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根据《意见》要求,区镇里设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街道、社区里有禁毒联络员,在昆山禁毒委统一领导下,综治、公安、司法、教育、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群防群治,初步形成了“上下一张网”的禁毒工作组织网络体系。
2012年9月,昆山又发出《关于设立昆山市社区戒毒办公室的通知》,全市所有区镇均成立了社区戒毒工作办公室,与当地综治合署办公。“我们给每一位吸毒人员建立管理档案,每年年底由市综治办会同市禁毒委进行综合打分,结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体系考核。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毒品问题突出的区镇实行‘一票否决’”。昆山市公安局副局长、禁毒办主任王金亮告诉记者。
禁毒预防教育从娃娃抓起。针对涉毒人员低龄化发展的趋势,2010年底,昆山市公安局会同教育局结合在校学生的年龄、阅读能力等特点,编印了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三个版本的《昆山市青少年预防毒品教育读本》,向全市80所学校免费赠送3万册。在此基础上,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规定每周安排2场禁毒教育课程,每年至少接受1次毒品预防实地教育,使中小学生毒品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100%。这一举措得到了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很快,青少年预防毒品教育读本在全省推广开来。近年来,昆山市在校未成年人涉毒问题始终保持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