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好人,走得太可惜了!”昨日清晨,不少海安人自发来到赵顺秋家中和殡仪馆,送老赵最后一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章树山,海安县委书记陆卫东受市委书记丁大卫、市长张国华的委托,向赵顺秋的家属表示慰问。丁大卫要求相关部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赵顺秋见义勇为、舍身救人的精神,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发现车祸,他放下工具包就冲了过去
“一定是救人时用力过猛导致了老赵身体出了问题。 ”一起参与救人的谢家荣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谢家荣和赵顺秋是邻居,住在海安县镇南路旁,离江海西路和镇南路路口只有几十米远。
6日下午3时40分左右,赵顺秋在邻居家修完抽水马桶返回,刚进家门,外面就传来“砰”的一声,只见一辆面包车侧翻在路口中央。赵顺秋放下工具包就冲了过去。
谢家荣说:“当时也不知道车厢里有几个人,就看到有大人也有小孩子,而且有血从车里流出来。老赵喊了一声‘不得了! ’就招呼着大家一起把侧翻的车翻转过来。当车身快要正时,为防止车身在惯性下翻转过度,老赵连忙跑到车的另一侧,用身体抵住了车身。 ”
车子被扶正后,赵顺秋动手拉车门,可是用力拉了几次也没拉开。在一名年轻人的帮助下,车门才被打开。车内的8名被困者很快被众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心脏病突发,他倒在救人现场
在赵顺秋等人奋力救人时,有人拨打了“110”、“120”。
谢家荣回忆:“交巡警疏散了围观群众,我们也站到了路边。医护人员将事故中的受伤者一一抬上救护车送走。可就在这时,老赵一下子倒了下来。一名参与抢救伤员的医生连忙过来帮老赵检查,说‘快不行了,赶紧送医院! ’”
当时已不省人事的赵顺秋被送往离家约2公里的海安县人民医院。该院副院长钟志生介绍:“赵顺秋被送来时,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瞳孔散大。我们立即组织人力实施抢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等措施后,还是没有能挽回赵顺秋的生命。我们判断他的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据了解,赵顺秋生前患有冠心病和心绞痛,过度劳累、紧张均能引起猝死。
好人赵顺秋一路走好
昨天,是赵顺秋出殡的日子。清晨6时许,已有不少居民来到赵顺秋家,还有不少群众手持“老赵我们永远怀念你”“好人赵顺秋一路走好”的横幅为赵顺秋送行。
王玉宏是江苏交广网爱心车队海安分队的队长,他和其他6名车队队员赶来为赵顺秋送行。王玉宏说:“昨天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知道了赵顺秋的事迹,非常感动。我们要向赵顺秋学习,学习他的见义勇为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服务,多做好事。 ”
赵顺秋出生于1958年11月,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海安化肥厂担任修理工,后来常年在山东青岛等地从事建筑水电安装工作。赵顺秋为人公道正派,平常乐于助人。邻里乡亲谈起赵顺秋,都夸他是个好人。“大年初四的时候,我遇到他,他还向我问好。 ”邻居陈爱芳告诉记者,“我们以前是一个厂里的。不管是在厂里还是在社区,老赵都是与人为善。谁家马桶坏了、电灯不亮了,一叫他就去帮忙修,从不提钱。一次我家水管子漏了,也是他帮忙修好的。 ”
7时许,原本放晴的天空又飘起了雪花,海安县殡仪馆的礼厅里已经站满了来悼念赵顺秋的亲朋好友和群众。章树山向赵顺秋的家属送上慰问金,他说:“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就是凡人善举的体现。我们要宣传赵顺秋这样的普通百姓,弘扬真善美,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
赵顺秋的儿子赵文俊说:“我的父亲一生清贫,但他一直教育我们要老实做人,诚实做事。这次救人,他明知自己身体不好,仍义无反顾奋力施救。他去世前没来得及为我们留下一句话,让我们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是我为有这样一位好父亲而骄傲。愿父亲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