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特色调解室”助力平安云龙建设
2013-12-31 11:26: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近年来,徐州市云龙区不断丰富发展“大调解”机制,使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更加有机地衔接,创新诉调、检调、公调、访调等对接机制,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

  专业调解向区域行业延伸

  10月底,云龙区“医患纠纷调解专家团”成立,20多名律师成员将进驻全区8家医疗机构,协助开展医患纠纷疏导和化解工作,由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统一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医患纠纷发生伊始,患方大多对院方抱有怀疑和抵触情绪,矛盾极易激化,专业律师的居中调解,可通过正确法律知识的运用,找到医患之间权利的平衡点,帮助当事人明晰案情事实,缓解过激行为。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医患纠纷个案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量身制定合理有效快捷的解决方案,引导双方通过正当、理性的方式,妥善化解医患矛盾,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云龙区不断完善丰富“大调解”机制的内涵,按照交通事故、城市管理、婚姻家庭、劳动合同等领域,分别设立了专业调解工作室,调解人员皆由行家里手担任。2009年,云龙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和“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实施人民调解和诉前调解两级调解机制,到目前已累计调处赔偿纠纷1026起,成功率94.93%;2011年5月成立的“城管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全市属首创,8个街道办事处均有专业调解室,已成功调解纠纷110起;婚姻家庭、劳动合同等领域,分别设立了专业调解工作室,调解人员皆由专家担任。

  调解组织网络覆盖全社会

  为不断丰富人民调解手段,有效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云龙区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因地制宜,谋局布点,积极打造各类特色调解室,充分发挥个人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人缘、地缘等优势,发掘了一批在辖区内有影响力的人民调解员,先后建成“老村长调解室”“孙明慧调解室”、“老大姐调解工作室”、“乡音调解工作室”等多个具有特色的调解工作室。如根据农村自身的特点,翠屏山长山村建立了“老村长调解室”。退居二线的老村长、老书记们普遍具有对农村情况熟悉、威望高、调解经验丰富、热心为民服务的特点,是调解纠纷的潜在力量。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黄山垄社区建立了“乡音调解室”,配备的6名“乡音调解员”,均为皖、豫、鲁籍外来人员,充分利用其“语言通、感情浓”的同乡优势,有效克服矛盾纠纷当事人的排外心理。针对拆迁安置小区矛盾纠纷特点,大龙湖惠民小区建立“老大姐调解室”,由居住本小区的退休教师赵秀琴牵头,充分利用自己懂法懂理、熟悉人际关系、清楚家族架构的优势,坚持每天“房前屋后转一转,各家各户串一串”的工作方法,第一时间掌握小区内邻里之间、夫妻之间、子女之间的“小事闲事”。以梅园社区主任孙明慧命名的“明慧个人调解室”,布置以营造社区“和谐梦”为主题,温馨有致,结合自己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坚持柔性调解方式,让当事人备感亲切,有效缓解过激情绪,有利于矛盾纠纷化解。

  “做大量、提高质、拓展面、形成网”是云龙区矛盾纠纷调解发展的生动写照。目前,矛盾调解在全区形成了区、镇(办)、村(居)、组(楼宇)四级网格的100%覆盖,配有网格专兼职调解员712名、信息员782名,凡事不出格,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人及时出面调解的“大调解”格局。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