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民警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实现服务企业“点对点”,警务入企引领平安
■谋求“以民治安”,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保安、员工和负责人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民警从管理者到服务者,不单单是角色的转变,更重要的架起了警企“连心桥”
12月10日早上7时30分,通州区公安局兴仁派出所民警老张开完碰头会后,匆匆忙忙拿起笔记本向外走去。“我去织布厂去问问,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没有。 ”老张一边走着一边对同事说。自打民警长期入驻企业后,大伙儿都会这样来去匆匆。“民警进企业,不仅方便了我们打工的、出警反应速度快了,还能防患于未然,心里踏实多了。”许多企业职工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双向选择” 民警“一对一”包企业“有事找民警”成企业第一反应 “本周先锋地区出现了2起企业被盗案件,兴仁地区有1起飞车抢夺案……一定要注意防盗及职工上下班的人身财产安全。 ”先锋派出所民警小宋在对定点联系的企业走访时,提醒企业防盗防抢,并在自己的“服务企业登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
局领导包片定期走访座谈、所队长包辖区每月走访、民警包点每周走访,这便是通州区公安局服务企业的基本模式。“承包”民警实时通报辖区治安状况,掌握企业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及时为符合条件的新来人员办理居住证等,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早在去年,通州公安通过与辖区企业充分沟通,结合各民警的特长,由企业选择包点民警,实现企业与民警的“双向选择”,快速争取企业对警务工作的大力支持。防范提醒、安全检查、法律咨询……这种点对点的走访服务,让民警更悉心,企业更放心。
今年7月,川姜镇一纺织公司里人心惶惶,有职工反映仓库“闹鬼”,食堂饭菜会无故不见,办公室电脑半夜重启,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
随后,包点民警老赵得知此事,立即展开排查,对公司仓库等隐蔽处进行检查,竟然在一角落里发现了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男子见人十分惊慌,掏出随身携带的刀自残,后在民警的安抚下被送往医院救治。原来,该男子姓陈,曾是该公司的工人,几个月前因沉迷网吧,有工不做,被单位辞退后,花光积蓄的他躲进了公司仓库。“闹鬼”传言解开了,公司负责人感激不已。肩并肩共管 警企“无缝接轨”依靠企业、发动群众是重要抓手
“在这个家纺城里要搞好治安,构建和谐紧密的警企关系很重要。 ”近两年来,川港派出所所长葛亚峰深切体会到企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意义。
一直以来,派出所要求民警走访厂企时不仅要了解第一手信息,而且要积极发展治安积极分子,调动其参与创安、提供犯罪线索的积极性。同时,把厂企保安纳入监管范围,通过微信、QQ群等平台教育引导保安开展厂企防范工作。“只有发动更多的治安积极分子参与创安,警务工作群众基础才会更扎实。”葛亚峰告诉笔者,今年10月,家纺城多家企业、店面窗户、玻璃门连续被撬,被盗走现金及贵重物品。派出所经过大量工作锁定了嫌疑人吴某,10月28日,派出所在警企微信群里发布嫌疑人信息,发动治安积极分子、厂企保安共同协查。最终,派出所通过多名企业保安提供的信息,于10月30日晚9时许在海门市三星镇叠石桥一网吧内抓获当晚准备继续作案的吴某等4名嫌疑人。
此外,民警还根据一位企业老板提供的情况,抓获了3名涉嫌在上海寻衅滋事的逃犯。今年以来,民警根据企业工人提供线索,现场抓获盗窃嫌疑人12人。建立“根据地” 民警入驻大型企业警务前置 24小时“贴靠式”服务
说起民警顾云程,川港镇联邦大酒店的员工都夸老顾好,早在4年前,通州公安就在每年有700多名各地商贸人员入住的联邦大酒店建立了以民警顾云程名字命名的驻店式警务室。
去年3月初,该局又在11家重点大型企业成立了全省首创的企业警务室,建立了集预防、打击、监控、宣传等多项功能的现代化警务室。白天,由民警驻扎,提供多项综合服务;夜晚,由企业保安驻扎,监控、守护企业安全。
针对不同治安形势,驻企民警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例如针对纺织企业女性员工常常夜班回家的实际,开展女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和技能培训;针对烟花爆竹企业容易引发火灾的特点,带领企业员工开展模拟火灾救援,强化消防知识培训。
现在,已有46名民警已经由“进企业走访”转变为“驻企业服务”,由“定时服务”转变为“随时服务”。江苏综艺光伏有限公司每年有数百名韩国技术人员前来安装调试生产线,固定常住通的韩国工程师40余名。通州公安在公司内建立了“驻企式”外管服务站,提供“贴靠式”订单化前移服务,每周由出入境民警、派出所社区民警轮流“驻企”工作,解答境外人员咨询、与外方企业家座谈、办理临时住宿登记,提供签证延期预约、材料审查等配套服务。服务站成立后,已为企业和境外人员提供各类服务400余人次,未发生一起涉外矛盾纠纷和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