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以管理创新深化履职创新,进而实现成效创新”的理念,今年以来,如东工商局社会管理创新又出大手笔,精心打造的“红盾维权360°”工程——24小时全天候、城镇乡村全覆盖、维权领域全方位的维护消费者权益体系,不仅实实在在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最大限度确保了辖区的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的肯定。
让消费者吃上“定心丸”
针对农贸市场消费过程中出现“责任难以认定”的维权难现象,该局在去年县城城南农贸市场试行“兜底维权基金”获得成功后,今年年初在全县10个农贸市场全面推开。
据介绍,所谓“兜底维权”,是指在发生消费权益争端,责任无法判定的情况下,由市场出面将责任兜底,对消费者负责,先行赔付消费者的损失。该局在制度设计上要求市场主办单位拨付年度摊位设施租赁费用总额的5%,转入专户作为维权基金管理,并建立相应审批报支制度。据统计,自设立“兜底维权基金”制度以来,已有20多起消费纠纷获得先行赔付,支付赔偿金额达3300元。
针对农业大县一些农户因购买、使用劣质农资造成减产、绝收和土壤环境损害等不良后果,以及追究责任时厂家与经销企业之间相互扯皮,以至理赔遥遥无期的现象,该局主动与县财政、农委以及行业协会沟通,联手发力,促成“供合农资”等3家农资连锁企业首期筹集资金187万元,设立了全国首个农害事故先行赔偿基金。先行赔偿制度的建立,不仅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经销企业的经营行为,使全县农害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创设大调解维权机制
探索利用行政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的新路子,加强与法院的协调对接,推动建立工商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机制,是该局的创新之举。
该局成立的“工商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共聘请了28位调解员,消费维权公益律师团首批聘请了5位律师。中心统一受理全系统所有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投诉、举报、信访、申诉等事项,全面增强行政调解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一般性纠纷由基层工商分局负责调解,实行“三包责任制”,即包调查处理、包宣传教育、包息诉息访;较大纠纷由县局科室根据职能分工负责调解;重大及疑难纠纷由局领导负责调解,相关科室参加,必要时邀请法院参与调解。截至10月底,已妥善调解股权争议2起,及时认定276万元股权的归属,有效化解其中一家改制企业因职工股权流转不规范,即将导致百余人上访的事件;化解公司僵局争议1起,促成当事公司3名股东当庭和解;处置消费争议2起,解决消费损害赔偿38万元;合同仲裁1起,标的16万元。
“三管一岗”现场维权赢民心
“三管”即“早市巡管、驻场巡管、网络巡管”。该局根据规模、功能和效益情况,将属地29家市场分类定级。“一岗”即设立节假日全天候驻勤维权岗。在法定节假日、中高考期间、重大活动以及类似禽流感防控等特殊时期,将各市场尤其是超市、集贸市场的屠宰、加工、销售行业作为消费维权重点。
该局结合“3·15”在全县27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场、超市,以及29家农贸市场设立全天候驻勤维权岗,其间执勤人员累计达2700余人次,现场维权228起,及时为消费者避免损失27000元;开展商品质量检测18批次,检测商品276种,对出现涉嫌侵权的实行速办快结,共查办案件56起,罚没入库27万元。
据悉,作为“红盾维权360°”创新项目的一项重点支撑,该局自推行“三管一岗”现场维权机制以来,累计投入人力达31000余人次,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92件,为消费者避免损失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