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安县公安局将民意融会贯通于警务工作全过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合理调整警务部署,始终用民意领跑警务。
破小案保民生,从群众最痛恨的地方打起
今年7月,海安城区连续发生多起电动自行车盗窃案件。海安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民警跟踪伏击,当犯罪嫌疑人拿出撬锁工具,将停放在开发新村楼道内的一辆电动自行车准备窃走时,被跟踪多时的便衣民警逮个正着。在破小案行动中,警方抓获盗窃电动自行车犯罪嫌疑人17名,为群众追回电动自行车近30辆。
在侦破涉及民生类小案时,警方要求图侦、网侦、技侦强强联手,密切配合,现场勘查、现场走访同步跟进,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关键证据。
今年10月29日夜,大公镇贲集村9组贲某家刚刚收获的980斤水稻不翼而飞这可是半年的收成。当天警方通过指纹比对锁定犯罪嫌疑人,2天后犯罪嫌疑人梅某落网,近2000元损失被及时追回。
抓防范促平安,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抓起
今年9月初,海安镇闸东社区民警几乎每天都在挨家挨户地进行防电信诈骗宣传。
他们印刷了40万份防诈骗宣传资料,116名社区民警深入社区,确保每家每户第一时间收到宣传资料,第一时间了解诈骗方式手段,第一时间采取防范措施。
海安县公安局结合商业金融中心区、老旧小区、工厂企业集中区等治安复杂区域特点,将城区14处治安岗亭相连成线,形成覆盖城区的巡防圈,根据巡防等级和发案情况,实行“2+N”勤务模式,即安排2名民警N名巡防队员,以治安岗亭为圆心,周边500米范围为半径开展不间断动态巡防,有效震慑各类违法犯罪。
“发案少、秩序好,是群众最关心的。”海安县公安局局长葛志祥率领班子成员分片、分时段设卡盘查、巡逻防范,全警动员,将有限的警力全部推向路面,实行猫鼠同步,犯罪空间被最大限度挤压,见警率、管事率和治安控制力显著提升。
据统计,全县刑事发案较去年同比下降15.4%,其中11月份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环比下降48.1%,同比下降22.2%,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12起,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12万元。
转作风优服务,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11月上旬,县公安局大楼每层过道内都有了一台“人脸识别系统”,民警只要面对镜头,系统就会自动采集人像,考勤签到,为机关作风整顿又加了一道“紧箍咒”,迟到早退全部“记录”在案。
与此同时,公安局先后出台《黄牌警告规定》、《队伍标准化建设记分管理办法》,要求窗口民警必须规范用语,挂牌上岗;非警务活动警车一律停放在公安院内;上班期间一律着警服,严禁上网淘宝、聊天、玩游戏;严格遵守三项纪律、五条禁令……。每一项都有对应的扣分值,违者将被黄牌警告和计分。
此外,海安县公安局还进一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承诺对外公开。内容涉及安民、惠民、利民、便民、亲民5大方面共57个承诺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明确了办结时限和服务标准,并公开举报电话,24小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面推广错时、延时、预约和节假日服务机制,户籍、出入境、车管等窗口实行无假日办公,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人员实行上门办证,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证办事。
9月25日,民警上门为25岁长期脑瘫的张某办证,由于张某手指萎缩,民警征求市公安局同意后,在不采集指纹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二代身份证。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公安局累计为特殊人群上门办理身份证59次,其中有远在上海的90岁老人,有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急等身份证用于医保报销的患者。
“群众找到公安机关办事,最需要的就是把事情办好”。公安局政委张贤荣说,心中始终装着群众,让民警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是我们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