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吴江法治创建跻身“国字号”
2013-11-27 09:51: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手机彩铃奏出“六五”普法亮点,农家小剧传播法治文化强音。除了随处可见的法治文化广场上寓教于乐的市民活动夺人眼球外,就连家门口的菜场里也营造出了浓厚的法制氛围。告别了过去枯燥说教的“老一套”,吴江区法治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新城区建设融为一体,主动参与法治文化活动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在不久前全国普法办刚刚通报表彰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吴江区位列其中。

  打造“法治菜场”普法惠民

  老家山东的贾永河来吴江从事水果零售生意已有七八年,过去在城中农贸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因为短斤缺两,他的摊位时常遭到顾客投诉,市场管理方派人沟通多次都没效果。年初,总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太湖新城体育路菜市场启用,贾永河跟着绝大多数城中农贸市场的经营户搬来这里。但在跨入新菜场之前,所有人都签下“军令状”:守法诚信经营,健康证、营业执照一样不少,入驻时每家配“两星”基础分,一旦出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以次充好欺骗销售者、欺行霸市垄断市场等不守法经营行为,自动摘星,从菜场清除出去。

  有了新要求,贾永河的摊位也焕然一新。经营大半年,他的摊位一次投诉都没有。市场管理负责人朱国强告诉记者,过去在城中市场一周能接到几起纠纷投诉,新市场专门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但到现在,市场都未接到一起纠纷投诉,纠纷调解室一次都没用过。

  记者看到,在市场内部销售区和外部停车区的LED 显示屏、花坛主题宣传栏、摊位门楣上,都有涉及食品安全卫生、守法经营的法规法条。据管理方介绍,体育路菜场紧邻奥林清华、丽都花园、名城花园等多个大型住宅小区,每天近万人出入,法治宣传受众面广,因此利用市场自身条件定期进行宣传活动,内容涉及质量检测、普法宣传、纠纷调处和法治文化推广等。

  “外来客”时时处处体会法治文化

  太湖新城由原来的横扇和松陵两个大镇合并,户籍人口近20万,外来人口22万多,合计常住人口42万多。少数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横扇和松陵小作坊式的企业很多,各项管理没有跟进,为以后造成纠纷埋下了隐患。

  为此,吴江区太湖新城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工厂、社区、学校、农村,发放宣传资料,为大家讲解法律知识。所长朱金观告诉记者,他认准了一个理:抓法制宣传既要抓迅速见效的项目,更要建长期受益的工程。在他的精心筹划下,横扇建起了集生态美化、法律文化熏陶、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广场上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法制宣传橱窗,一盏盏醒目的法律条款灯箱,一块块卧在草丛中的法治文化景观石,成为太湖新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六五”普法以来,吴江区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的法律知识需求,专门成立外来就业创业人员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创新宣传形式,畅通维权渠道。外来人员进厂务工时,首先会拿到一本《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读本》; 登录微博,吴江普法微博还能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答疑解惑……在潜移默化中,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在生活点滴间体会到法治文化的影响。

  区域文化联动“走亲”送法到田间地头

  吴江“区域文化联动”活动已连续开展10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被评为全国第一个结项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和第一个县级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

  每年“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举行之前,区里都要召集乡镇及相关部门研究演出主题、内容和形式。吴江区文化馆负责演出活动的策划、辅导、统筹、舞台、灯光、音响、舞美等工作,并在组织、业务、技术上提供服务。全区10个镇各自创作、排演一台90分钟的节目,先在本镇的文化广场演出,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再从10个镇排演的节目中抽调部分优秀节目组成一台综合节目,到各个镇巡回演出。这种区域文化联动巡回演出,也被形象地称作各乡镇、村落之间的“文化走亲”。每年区域文化联动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历时3个月,从5月开始至7月结束,每周在乡镇文化广场演出2场,共演出20场以上。

  “演出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戏曲、滑稽戏、歌舞为主,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吴江区司法局副局长徐慧说,“区域文化联动”把法治文化以精彩节目的形式送到田间地头或农民的家门口,调动了群众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更多的人遵法、守法、护法的同时,更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新城区建设中。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