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吕四:海上治安陆地抓,服务送到渔船家
2013-11-19 17:19: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外地人看南通吕四,“民富”是最醒目的名片:2012年,吕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353元,连续多年位居启东前列。吕四人看吕四,“民安”是最美丽的街景:2012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8.6%,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沿海开发前沿,经济发展成果最早收获,平安建设难题也最先遇到。经济发展与平安建设如何齐头并进?

  “吕四渔港”,六大国家级中心渔港之一。 11月13日晚,吕四镇,千帆进港,人流如潮。在淡淡的海腥味中,镇区大街各大海鲜店热闹了起来。在镇区兴区西路上,老韩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作为平安志愿者,他和数支巡防队员一样,协助警方在街巷各处巡逻。

  “我参与平安建设,也在享受着平安生活。”平安志愿者、居民张兵认为吕四港的魅力因平安而呈现。

  “平安大港建设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启东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黄忠介绍,他们充分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坚持“海上治安陆地抓、服务送到渔船家”,全力打造“平安渔港”,构建“大平安格局”取得了一定效果。

  首支“村镇特勤队”,给出海渔民守好“家门”

  “以往一出海就是十天半月,妻子一个人在家,家中时常被盗。现在每晚都有警察巡逻,就算开着窗户睡觉都没关系。 ”租住在吕四东皇三村的连云港渔民老张说。

  2012年初,吕四港镇中心派出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全市率先组建了“村镇特勤队”,将这支由5名民警和30名特辅警组成的巡防力量分布在大街小巷,全天24小时开展不间断、常态化、联动型的巡逻备勤,并定时段组织集中设卡盘查,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构建起以治安卡口、社区警务室为补充,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的动态防控格局。

  10月18日,吕四港镇一水产养殖户家中被盗,民警侦查发现,类似案件连发十余起,随即启动辖区二级巡防预案,经过特勤队连续一周全天候定点式的巡逻守候,终于将伺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一举破获系列入室盗窃案14起。

  据了解,自组建乡镇特勤队以来,与往年同期相比,全镇刑事发案同比下降9%,其中多发性、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下降了30%左右。

  警务室建到港池边“一站式”办证,群众只坐5分钟

  “刚招到两名船工,却没有《出海船民证》,只怕是要耽误出海了……”前不久,黄海秋季渔汛开捕,苏启渔xxxx号船主朱广生急匆匆地来到港口警务室,向社区民警求助。在警务室的“一站式”服务点,民警特事特办,从核查身份信息、采集制作照片,到最后拿到证件只花费了5分钟的时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吕四港镇中心派出所倪爱东所长介绍,他们以警务室为前沿阵地,广泛开展治安防范、矛盾排查调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法制宣传教育、便民利民服务等工作,把维护大港稳定、建设平安大港的第一防线真正建到港池边,把服务数千渔民的第一窗口建到百姓家门口。

  为更好地服务百姓,警方还联合渔政、水务、边防等部门合署设立“出海证件一站式”签证点,渔民可在同一个地点办理港监的《签证记录簿》、《船舶航行簿》和边防的《出海船舶户口簿》、《出海船民证》,使原本1个多小时的跑腿时间,缩短为5分钟内就可办结全部进出港手续。

  目前,已有200多艘渔船、800多名渔民享受了“一站式”签证带来的便利,受到渔民的交口称赞。

  “王牌调解团”流动服务,年均调解矛盾纠纷300余起

  “施工车辆碾了我家的田地,我找到纠纷调解团帮忙处理,最终施工方给我赔偿了损失。”10月9日,吕四港镇恳北村施大伯高兴地说。他所说的调解团,就是以驻企警务室为中心的调解工作室。

  专业矛盾专家调解,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12年以来,警方针对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建设过程中涉企纠纷增多的实际,依托驻企警务室、中心村警务室、重大项目所在村警务室等,建立了一个特色调解室,分别由警务室民警和聘请的法律工作者、辖区老书记、老党员组成专业调解团,对重大疑难纠纷“把脉问诊”。

  6月底,辖区一电动工具企业与四川籍员工因劳资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大打出手,造成多人受伤。由于涉事36名员工均为少数民族,一旦事件激化,后果难以想象。初步调查后,警方立即成立调解组,并聘请专业法律人士、劳务者等组成专业调解队伍,同时积极与四川甘洛县警方取得联系,经过两地警方共同努力,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一场有可能发展成恶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化解。

  据统计,自从5个专业调解队伍建立以来,年均调解矛盾纠纷300余起,成功率99.6%,当日调解成功的超83%。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