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各地动态
南通如东的的“老乡调解队”
2013-10-21 10:50:00  来源:江苏长安网

   在如东,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老乡调解队”。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口音,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他们是亲人、“老娘舅”;对如东警方而言,他们是一线民警的“好帮手”。自去年初,如东警方挑选了5名责任心强、精通公安业务、善做群众工作的民警及15名能力强、威信高的外来务工人员组成“老乡调解队”。 

   与传统的纠纷调解队伍最大的不同就是“草根性”。除民警外,调解队成员多为辖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是背井离乡来如东为生计打拼的。他们与调解对象有共同语言,一番设身处地的交谈、几句暖人心扉的家乡话,不知不觉就把对方说得心平气和,矛盾自然就容易化解了。 

   家住灯塔小区的河北籍夫妇黄某和俞某,来如东打工已有8年。6月初,两口子为琐事常在夜里吵架,邻居无奈之下报了警。得知情况后,掘港派出所邀请“老乡调解队”出面帮忙,河北籍“和事佬”老钱前往调解。经了解得知,夫妻俩吵架是因为儿子快要结婚了,妻子俞某问丈夫黄某要钱,准备给儿子筹办婚事,黄某却拿不出钱来。原来,黄某此前把3万块钱借给了同乡张某,本来说好今年过年还的,结果张某迟迟未还,而黄某碍于面子没有索要。 

   随后,老钱便前往张某处做工作。交谈中得知张某并不是不还,只因生意刚稳定,想先缓一下再说。“人家儿子结婚是大事,别耽误了人家,你若真有困难,我借钱给你!”老钱的一番劝导让张某自感惭愧,于是赶紧把钱送到了黄某家。“以前,我最怕处理外乡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不仅语言有障碍,沟通难度大,而且不知道他们的脾气秉性,话不投机半句多。现在有了老乡调解队,我们明显感觉工作有了底气。”掘港派出所民警王宇龙对此深有感触。 

  周某与徐某两家已经邻居十几年,因种田问题,关系一直不好。周某家为了土地增产,将水稻田改为旱田,种植黄豆,而毗邻的徐某家仍然种植水稻。一旱一水,两家常为排水问题发生争吵。王宇龙几次调解未成。后来,老乡调解队到掘港派出所辖区开展活动,他连忙向老乡调解队求助。巧的是,一名来自山东的队员与周某妻子正好是同乡,有了这层关系,双方距离一下拉近了很多,调解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双方言归于好,让王宇龙大开了眼界。 

  据悉,从去年至今,老乡调解队已为辖内外来居民化解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106起。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