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在法治建设中注重民生导向,提升了法治建设亲和力与公信力。他们坚持法治蓝图请群众一起描绘,法治创建请群众一起参与,法治实事请群众一起监督,法治成效请群众一起评判,大大丰富和提升了法治创建的内涵,加快了法治建设步伐。
司法为民实践筑起关心民生的“连心桥”。“常熟美女老板非法集资案”因是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公安部门将案件通过“常熟公安微博”实时发布,既提醒受骗群众及时报案,也让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提高识别能力。今年以来,常熟政法部门出台一系列文件,规范了司法服务和保障、集中化审判环保案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财产处置和6条保障职工工资权益措施等,引导司法资源向重大民生案件配置。
法治实事工程成为吸引群众的“强磁场”。在每年的“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中,该市都参考常熟“两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结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及提案,确定10项市级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为做实法治实事,他们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请各实事承办单位作项目介绍和承诺;年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正执法监督员和新闻媒体代表开展专项检查,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法治建设的进步。
今年常熟市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落实《关于开展“法治建设满意度”民意调查测评的实施意见》中,部门和板块增加自测的环节,再由民调中心开展第三方电话测评,测评结果纳入法治建设考核,让群众对法治考核也有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