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狱十年初回到家乡,老王的眼前一片茫然。在洪泽,象老王这样身处窘境的“两劳”人员还有不少,把他们安顿好了有利社会稳定;否则就会诱发重新犯罪。
刚刚再婚却因婆媳吵架犯浑,小陆纵火烧毁新房被判缓刑,小家庭又要支离破碎?小陆艰难。为小陆这类人群解难,正考量着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
如何破解特殊人群安置的难题?洪泽县各级政法机关在创新服务管理的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倾听---让特别的心声与执法者心跳合律
刚满18岁的小肖脑子很聪明,在校成绩优异,去年却因寻衅滋事被判缓刑。高中刚毕业,前程在哪里?他妈妈急的乱转,最后找到县里,县政法委会同司法局、教育局协调解难,他们多方联系,最终给他安排到市区一所高校就读。看到孩子由一名罪犯变成了大学生,小肖妈妈特欣慰。
其实小肖的故事在洪泽只是一个缩影。为帮扶特殊人群,县司法局推出的“一查两保三帮四加强”和大力创办过渡性安置基地等方法,都是在倾听特殊人群呼声后采取的工作举措,收效甚好;今年八月,县检察院会同县关工委、团县委、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开展了“1+2”特殊帮扶行动,每个涉罪青年都有一名干警和一名“五老”志愿者贴身帮扶,每周一谈心,每月一教育,带来很好的效果;县公安局从2011年起就开展了“警民结对帮扶”特别活动,据介绍,全县政法干警和关工委“五老”与特殊对象结起了362个对子,两年下来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每一个浪子的心底都埋藏着特别的心声,进入他们心灵,用心倾听,这是政法干警实施教育矫正的基本功。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陈照新说:“特殊人群不是另类,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做好特殊人群稳定工作。”
倾力---为特定对象提供特别的安排
老王刑满后司法局发给他一张服务网络卡,按上面的联络方式他找到劳动部门,在其介绍下很快在园区找到了工作,生活有着落他不再茫然。
小陆被判缓刑后经法官反复做工作,丈夫也原谅了她,小家庭没有破碎。她缝纫机工很好,司法局推荐她到园区一家服装企业,如今成了业务骨干。
西顺河镇李某犯罪被判处八年徒刑,今年回来后猫在家里羞于见人。司法所干警三次登门,耐心热心最终让他走出家门,现在李某已成为自主创业的小老板。
8月底,在县法院与司法局联合举办的“青春邀约,走出迷途”活动时,刑释人员管某告诉记者,他回归后是政法干警帮他走出低谷,去年创办一个小厂,一年多时间收入近百万元。现在他还想做点贷款扩大再生产,担心金融部门歧视,司法局领导说一定会继续帮助他。
在洪泽,由16个部门组成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专项工作组是一个特别团队,各个部门都在发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司法局韦局长告诉记者,几年来,全县近千名刑释解教人员都得到有效安置。
倾为---让特殊人群不再失落
22岁的陈某因聚众斗殴获刑,他告诉我们,这一跤打碎了他的大学梦,司法局安排他去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学习钳工,他说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早点学成就业,为父亲分忧。
高良涧镇周某贪污犯罪刑满回来,因他是会计师,镇派出所推荐他到某公司,后来担任工程监理主管,年收入十几万。
居住湖边的谢老汉年过七旬时犯了强奸罪被判刑,做了龌蹉事遭家人抛弃。回归后所有亲友都离他而去,谢老汉死的念头都有了。司法局干警先后数次上门找他亲友做工作,终于让家人接纳,使他生活有了住所,现在日子过的很平静。
特殊人群之所以特殊是因为特别的经历给他们留下了特别的心结,打开这个心结需要全社会以更大的宽容度去接纳他们回归。让特殊人早日成为社会普通人,这正是洪泽政法机关创新服务管理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