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我们辛苦,也不能让群众堵在路上。”自今年3月份南通江海大道通州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启动以来,通州交巡警大队兴仁中队民警们坚守信念,放弃休息带病坚守岗位,满脸的倦容和身上的尘土就是他们辛苦的最好见证。
执勤中,民警收到了“爱心口罩”
8月12日上午,中队民警姜允斌如往常一样,在兴仁路口疏导交通。一辆辆大型货车驶过坑洼的施工路面,和着大风,带起满天扬尘。对这一切,姜允斌早已习惯。
这时,一辆安徽籍的大货车突然停在了姜允斌面前。司机打开车窗,伸手递给了姜允斌一个雪白的口罩:“警察同志,这么大的灰尘,戴上口罩吧!”
类似于这种情况的,中队民警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姜允斌介绍说,经常有热心群众为他们送水、送冰棍,群众的关心也让他们感动,更增添了他们全力以赴投入排堵保畅工作的力量。
一个夏天,皮鞋就弄坏了两双
“一个夏天,皮鞋坏了两双,老婆说我这脚像长了刀子。”民警姜继周说。
由于今年夏天持续40多天高温,路面温度超过50摄氏度,施工路段又没遮挡,民警要站在烈日下指挥交通,而且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不但身上被汗水湿透,穿的皮鞋也被晒得开裂。
烈日当头的同时,施工路段的漫天尘土伴随着重型车辆起步时的阵阵轰鸣声,这种环境容易对人造成一种窒息和烦躁感,而这也是民警需要面临的挑战。
“每天下午,我都能透过窗户看着对面马路上的执勤民警,那种环境是我的话一分钟也待不了,他们真的太辛苦了!”在南通四号桥路口处开店的店主老王说道。
9天没见到,女儿喊他“坏爸爸”
9月1日是女儿一生中第一天上学的日子,可这一天,民警葛峥楠却不能送女儿去上学,因为工作需要,他答应在上学前带女儿去苏州游玩的计划一拖再拖,至今也没有兑现。
“早上5时30分出门,晚上九时到家,女儿都已经睡了,到开学她已经连续9天没有见到我了,现在她都开始喊我‘坏爸爸’了”,谈到这些,葛峥楠有些心酸。
由于任务重,从施工开始,中队全体人员都没有了双休日和休假,4天当中得有2天在中队值班,有时一天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遇上突发情况甚至全天候在岗。
7月24日早上5时许,中队接到报警称在兴仁路口地段交通堵塞,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发现,两辆江西籍的大挂车因底盘过低,无法通过兴仁路口的施工路段而堵塞了交通。由于施工路段狭窄,并不时有车辆在通行,被困车辆车身较长,出现了既无法前行又无法倒退的窘境。民警当即指挥车辆停靠在附近不妨碍交通的地方,经研究,最佳方案只有车辆原路返回,绕开施工路段,考虑到白天过往车辆较多无法掉头,中队决定在深夜车辆稀少时安排警力进行护送。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至次日凌晨3时左右,被困车辆终于顺利驶离施工路段,而参战人员因为天热出汗、路面灰多,一个个都便成了湿漉漉的“泥人”。临行前驾驶员王某感激地说:“如果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据统计,自3月份施工以来,中队共为大型构件提供护送服务18次,为缺油车辆送油料9次,为受困车辆提供帮助36次,快速调解交通事故纠纷52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