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教授一行12人专程到海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考察。
近年来,海门市在新形势下发挥大调解的龙头作用、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防范机制建设、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创新大调解信息化建设,坚持用整合的理念凝聚力量、用统筹的办法提升水平、用综合的手段解决问题,实现了调解组织市、乡、村三级全覆盖,建立市级大调解中心1个,乡镇级调解中心22个,村(居)、社区调处工作站290个,建立调解志愿者队伍、创新网格化排查运行模式、提高监督服务效能等做法,走出了一条富有海门特色的大调解道路,海门市连续五年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7%以上。
龚维斌一行详细了解了海门大调解组织实体化运作模式,参观了海门市调处中心的矛盾纠纷受理窗口、调解员培训教室、矛盾纠纷调解室、调解视频指挥、矛盾纠纷视频接访、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远程指导、应急指挥远程调度、在线法律法规咨询等功能区域。龚维斌认为,海门大调解多年来一直高度注重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深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机制,完善“一综多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倡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程化管理理念,彰显了大调解工作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核心特征。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努力,海门市实实在在把大调解打造成为社会矛盾的“化解器”,党委、政府的“减压阀”,和谐社会的“助推器”,构筑了一个有效的社会矛盾缓冲带,打通了一个畅通的政民沟通新渠道,提供了一个优质的为民服务大平台。